第八篇 為申言而學習真理(一)

讀經:馬太福音二十八章二十節,使徒行傳二章四十二節,五章四十二節,提摩太後書三章七節,提摩太前書二章四節,歌羅西書三章十六節,希伯來書五章十三至十四節,提摩太後書二章二節。
綱目
壹 主所吩咐的都要教訓信徒遵守—太二八20。
貳 信徒都堅定持守使徒的教訓—徒二42。
參 使徒在大聚會並在家聚會不住的施教—五42。
肆 信徒要常常學習,認識真理—提後三7,提前二4。
伍 信徒當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裏面—西三16。
陸 信徒當習練而經驗主的話—來五13~14。
柒 在主的話語上有學習的人,要將所學習的託付那能教導別人的人—提後二2。

為著召會,當前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保羅在林前十四章所啟示給我們的:『那說方言的,是建造自己,但那申言的,乃是建造召會。』(4。)我們建造召會,最需要的就是申言。申言乃是為主說話,並說出主來。我們各處各區的見證雖好,但聚會的內容仍嫌不彀豐富;這聚會內容不豐富,就是話語不豐富。我們知道,在一個召會的聚會裏,特別是區聚會裏,若是話語豐富了,那個聚會的內容定規豐富。

今天的難處就在於話語,那不是僅僅一個普通的說話而已。現今在各區裏,眾人的確都在說話上有操練,或是作見證,或是分享,總是盡量操練說上三言五語;這些都是可以的。有些人是借用『枴杖』說話,或是用『真理課程』、『生命課程』,或是用各卷書的『生命讀經』等,總是有幫助的。然而無論怎麼作,那個話語還是不彀豐富。所以,雖然弟兄姊妹在聚會中個個都說話,有的說這點,有的說那點,但說到末了還得有一位負責弟兄,起來打個結,也就是用一篇豐富的話語作結尾。這是相當必要的。

當然打結與打結不同,特別是聚會結束的打結,是有講究的。五十年前在中國大陸,每一次出遠門所帶的箱子、提包,都沒有今天的這麼方便、精美。今天一切都太便利了,比方人要從美國到臺灣來,搭乘飛機所用的旅行箱、手提袋等,無論甚麼尺寸,可以說各式各樣,應有盡有,而且美觀大方。然而五十年前,我們出遠門時,那種老式的旅行箱或提包,都需要打上結,纔會牢靠。有時,結打得太鬆,半路就鬆開了;有時,因為太匆忙,結纏住了,解不開。所以,同樣是打結,其中卻有許多講究。

我們的聚會也是這樣,末了的確需要打結,但誰打這個結,怎麼打,都是有講究的。因為不見得人人能打,並且不是一打結,就能叫人滿意,叫人得供應、得造就。因此,經過我們仔細推敲,關於聚會的打結,無論是在區聚會或排聚會,為著長期的需要,必須有內容。這個內容就在於話語,還不在於見證;因為最能叫人得造就、得栽培的,乃是主的話。見證對聖徒是有幫助,但還不能栽培聖徒;因為見證沒有太多主的話。這個打結的話必須有真理作根基,乃是要將真理作到弟兄姊妹裏面,叫他們裏頭覺得落實。若是沒有主的話,這個聚會就不彀落實;有了主的話纔扎實,纔落實。

事實上,我們都知道聚會中要有主的話,並不太容易。五十年前,倪弟兄就看見亮光,覺得主日上午一人講眾人聽的大聚會,是不該有的,那是隨從外邦的風俗。然而那時,倪弟兄卻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,那樣形態的聚會還不能停,主要是因為找不出替代的方式。若是把一人講眾人聽的聚會停了,聚會就不知該怎麼聚了。所以那時,倪弟兄只點出,要有林前十四章二十六節的聚會,必須有聖靈的澆灌。當聖靈一澆灌,詩歌就出來了,教訓也出來了,啟示更是出來了,甚至方言也出來;那也是個事實。這幾年來,我們改制的基本根據,就是林前十四章二十六節,我們研讀再研讀,操練再操練,終是使聚會從一人講眾人聽,改成眾人講互相聽,滿了彼此互相的聚會。

當我們深入林前十四章時,主給我們看見幾個要點。首先,保羅說到:『你們要追求愛,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,尤其要切慕申言。』(1。)若是說聖靈一澆灌就可以申言,那就無須切慕;所以,切慕裏面包含著學習。其次,申言也不是說方言。我們都知道,說方言並不需要甚麼學習,通常是在禱告中,忽然聖靈就降到人身上,使人說出方言。因此,那不過是神奇的言語。然而申言不同,申言乃是說平常的話語,用平常的話將神說出來;這不是僅僅聖靈一澆灌就能有的,乃在於說的人平日的學習。

路加一章有以利沙伯的申言、馬利亞的申言、和撒迦利亞的申言。當我們思索這三個人的申言時,不難發現若不是他們平日在神的話語上有根基,是很難申言出那種有水準的話語。馬利亞必定相當熟悉舊約的話,因為她所申言的,大多是引自舊約的話。保羅在這點上,也把路指給我們。他說到我們各人『或有』詩歌,『或有』啟示;但這不是說我們來在一起,就自動會『有』,那是不可能的。即便是人『或有』詩歌,對於詩歌的首數,或詩歌的內容,都當熟悉明瞭,甚至要在詩歌上有深入和學習,纔能在聚會中『有』合式的詩歌。

不僅如此,保羅在林前十四章十二節也說到:『你們…既渴慕靈,就要為著召會的建造,尋求得以超越。』我們若是羡慕並尋求得以超越,就必須學習。哥林多人都喜歡說方言,因為那不需要學習;然而人一旦要申言,就需要懂聖經,也需要有學習。這裏,保羅的意思是:說方言並不超越,反而是比較低下的。『超越』這字也可繙作『很多』,所以國語和合本說,『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。』然而許多繙譯學者一致認為,此處不應該繙作『多』,應該繙作『超越』;指出這裏不是人得的多,而是人得的超越。換句話說,這裏指明人雖得著說方言的恩賜,但那個並不超越;若能有申言的恩賜,這一個就超越。這在在給我們看見,關於申言,其中是包括學習的。保羅在十四章末了又說,『所以我弟兄們,你們要切慕申言。』(39。)盼望我們都切慕申言。

論到為申言而學習真理,有幾點是我們必須注意的。

壹 主所吩咐的都要教訓信徒遵守

首先,主在馬太二十八章親自吩咐祂的門徒說,『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無論是甚麼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』(20。)這給我們看見,凡主所吩咐的,都要教訓信徒遵守,有教訓就得有學習。若是有人在這裏施教,但我們眾人都不學,那是沒有用的;並且這個遵守,不僅僅是自己遵守,也要教導別人遵守。

貳 信徒都堅定持守使徒的教訓

第二,要堅定持守使徒的教訓。從行傳二章,我們可以看見五旬節時的光景,那時得救的人,都堅定持續在使徒的教訓和交通裏。(42。)使徒的教訓就是主耶穌的教訓,也就是主所吩咐,要門徒遵守的。因著彼得、雅各、約翰他們遵守主的話,就在五旬節那天,把主所吩咐他們的教導別人,那些就成了使徒的教訓。

參 使徒在大聚會並在家聚會不住的施教

第三,要在大聚會並在家聚會裏不住的施教。從行傳五章四十二節,我們看見使徒無論是在聖殿裏,或是在家聚會裏,都是在那裏教訓人,並且不住的施教。

肆 信徒要常常學習,認識真理

第四,要常常學習,要認識真理。提後三章七節說到,有一等人雖然常常學習,卻是終久不能認識真理。我們要認識真理,是需要學習的;但我們的學習,必須叫我們認識真理。提前二章四節說,『祂願意萬人得救,並且完全認識真理。』這裏的認識,是說到充足的認識,完全的認識。真理是需要學習的,僅僅靠靈感是不彀的。靈感能感動人的靈,但並不幫助人的頭腦;人的頭腦需要不斷的用,纔能認識真理,實際。

伍 信徒當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裏面

第五,當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裏面。(西三16。)我們如何能讓主的話,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裏面呢?我們若是平平淡淡的讀聖經,主的話是不能住進來的。這節裏的助語詞『當』,很難說是形容『讓』,還是形容下面的文句。若是形容『讓』,就是指我們當用各樣的智慧,憑各樣的智慧,讓基督的話住在我們裏面。憑各樣的智慧,意即要運用頭腦,運用我們的領會力,運用我們的讀、聽、寫,運用我們的學習,運用各種的管道,把主的話學進我們裏面。

今天我們要在聚會中說話,操練申言的恩賜,就必須有造詣;沒有造詣,而想申言得好是很難的。五十年前,我們簡單的以為,說話是聖靈一澆灌就有的;但事實上,無論說方言或說豫言,的確是聖靈澆灌就可以的,但要申言就不行了。因此,已過繙譯聖經的人,都把申言繙成『作先知講道』。人若要講道,非學道不可;不學道,就沒有辦法講道。同樣的,申言也絕不是聖靈一澆灌,就能申言;乃是人有所靈感,並且這個靈感在人裏面,與人裏面原有的聖經底子—對聖經認識的基礎,相聯結而產生的。所以,這是神成肉身與人合作的一個原則;人纔能為神說話,並說出神來。

陸 信徒當習練而經驗主的話

第六,當習練而經驗主的話。(來五13~14。)希伯來五章十四節說,『他們的官能因習用而受了操練,就能分辨好壞了。』這個官能可說是知覺,含示洞察力;我們的官能會因我們的習練而通達。因此,我們學習主的話,要操練我們的頭腦,操練我們的領悟力,操練我們的記憶力,操練我們的理解力;只要我們肯好好操練,自然會練達。有的人只要聖經在手,就可以非常熟練的從希伯來書串到馬太福音,又從馬太福音串到羅馬書,有時甚至一下就串到舊約;這是因為他對聖經練達的緣故。這對一個剛剛開始讀聖經的人來說,是非常不容易作到的。所以,我們若想要在神的話語上作申言者,就必須在聖經的話語上有根基。

柒 在主的話語上有學習的人,要將所學習的託付那能教導別人的人

第七,在主的話語上有學習的人,要將所學習的,託付那能教導別人的人。提後二章二節說,『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從我所聽見的,要託付那忠信、能教導別人的人。』比方,我認識主的話,也知道你們是忠信可託的,我就教導你們;並且我教導你們的目的,是要你們也去教導別人。然而我所教導你們的,你們若是不學,是很難再去教導別人的。這樣,你們最多不過成了傳聲筒,像留聲機一樣。我所講給你們的,你們都得再去學習,學了之後纔能講給別人聽。總之,我們要在召會中學習申言,就要在主的話上下功夫,認真學習,好能為神說話,並說出神來。在這世上,沒有人能彀自己不學習,而去教導別人的。故此,我們都要盡力的學習申言,並教導別人申言。

藉著這些年來對於新路的研討,以及主所給我們的啟示,我們實在看見,召會的建造,最重要的乃在於申言。因此,我們在神面前思索,今後我們或許應當在兩件事上,專特的訓練長老們;一個是帶領,一個是話語,使長老們都能善於教導。我們若能訓練出一千位這樣的長老,福音化臺灣就是輕而易舉的。這一千位長老,若是到五百個地方去,相信一年之內,全臺灣就會有五百處召會興起。我們切望能這樣實行;然而,不僅長老們要學,召會生活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,也都應當認真學習。

作長老的祕訣,就在於帶領召會和善於教導。若是這兩項都學會,召會治理起來就容易多了。所以一個認真的長老,定規覺得作長老不容易,不像在世上作公務員的,只要朝九晚五,把分內的事作好就可以。然而,有一種長老是很容易作的,就是掛名的長老,天天睡平安覺,甚麼也不管;詩歌唱得合不合宜,聖經讀得懂不懂,聚會有沒有供應,聖徒們的光景如何,都無所謂,這樣的長老是很容易作的,並且是很舒服的。

另一面,這樣的長老會叫人受苦,也會引起人的埋怨。當召會有事時,長老不能處理;當聖徒有難處時,長老不能擔當,這不僅使召會受虧損,也很容易招致埋怨。結果有些弟兄們就說,不願意作長老了。所以,召會生活中最難的,就是長老要會帶聚會,並且要善於教導。

若是臺灣現在有一百多處召會,每一處召會的長老都受兩個月的訓練,使他們能善於帶領召會,那實在是很美好的一件事。提前三章說到:『善於教導,』(2,)五章說到:『善於帶領。』(17。)若是長老們能學會這兩個『善於』,召會一定剛強興旺。這其中,善於帶領不是太難;但善於教導就不那麼容易。經歷告訴我們,服事人、帶領人,總是比較容易;但若要去教導人,就要大費周章。比方要教人數學,總要自己先學會;要教人電腦,自己對電腦先要有所認識。同樣的原則,我們要作申言者,為神說話,就一定要在主的話上多下功夫。盼望所有青年人,包括姊妹在內,都能領受這話,受訓練,追求主,愛主,把自己奉獻給主,最重要的就是要進入主的話裏,並且能說主的話。我們都要學習藉著說主的話,把主說到人裏面。

關於聚會中說話的操練

在說話方面,每一位作長老的,都必須在聚會中說話;這是無法避免的。最低限度,長老們都得在聚會中報告,因此他們學習在聚會中說話,乃是必需的。這和在家中說話不同,也和別人談話不同。我們在聚會中說話,一定要揚起聲,將聲音放出去;也就是要揚聲、放聲的說,好叫人聽得見。比方在聚會中,我們常聽見有些人的交通,聲音很低、很小,那實在是叫人為難;那樣的聲音,都是叫人的耳朵受累。事實上,不僅在大聚會中我們申言要放聲,即使是在只有十個人、八個人的小聚集裏,我們的聲音也要揚得起來,放得出去。這意思是,我們的喉嚨一定要圓潤,音量要重,不要輕輕的說一些話,乃要揚聲、堅定、有把握的放聲出去。

關於說話,還有一個講究,就是我們的靈必須出去。一般人生氣時,若沒有大聲喊,氣是很難出去的。他喊得越響,氣出得越厲害。我們釋放靈,也是要揚聲、放聲;好比人生氣時要出氣一樣,要有聲量,叫人能聽見我們的聲音。這點我們一定要學,要操練。許多讀神學的人,都要上一門課,叫作『傳道法』,是訓練人講道用的,其中就論到要注意聲音、語調。我知道這點相當重要,所以曾經刻意到海邊沒有人的地方,在那裏操練,注意我說話的聲音和語調等。有時,我也會站在鏡子前面,一面說話,一面注意自己的姿勢。這些對說話的操練,都是有幫助的。

所有作長老的,既『在其位』就要『謀其政』。換句話說,既作了長老,就一定要說話,並且所說的話,都要讓人能聽得懂。尤其現今我們都知道說話的重要和需要,就更加要鼓勵眾人多學習,多操練,這對我們的聚會,是相當有幫助的。經年累月操練的結果,對召會的建造,也是有莫大影響的。再者,有一點需要注意,就是平時我們是用筆寫文章,現在我們是用口寫文章,所以也要操練怎樣說纔能說得好,特別是在開頭時。一篇文章,或一席話好不好,都在於開頭;這好比在運動場上賽籃球或足球,若是一開頭就錯了,往下去就很不容易有好局面。所以,開頭是很重要的;若是能開得好,接下來就容易。這是個原則。

因此,一篇道或一篇申言,在開頭說的時候,就要好好考量,用甚麼話開頭,用甚麼句子開頭,或用甚麼點開頭,絕不能隨隨便便的說。有的人太隨便,以致他的話總是沒有果效。名佈道家司布真弟兄,有一天在一個講道中,突然說出一句話:『你看這裏有一個人,他的腳長在心上。』他這麼一說,眾人的注意力都來了,要看這個腳怎麼會長在心上,這是指甚麼說的。原來這是指不要愛世界說的。我們的腳本應當在路上奔走用的,不是到心上來跑的;所以,當人心裏有了『腳』,就表明世界的東西,跑到他心裏了,他開始愛世界了。這是說話的口才,給人深刻的印象,叫人聽過之後難以忘懷。

司布真的道大多是這類的,都是好口才的發表。當他說到饒恕人的事時,曾舉了一個比喻,說到有些人在埋死狗時,把尾巴留在土上面,過了一段時候,就請人來看,說這是他埋的死狗。這也常是我們的經歷,說到某某弟兄得罪我們,並且得罪得相當厲害,但我們饒恕了他。這就是埋了一隻死狗,但尾巴卻沒有埋;雖然饒恕了弟兄,卻是不忘常常對人論及於此。這就是沒有真正的饒恕。司布真的這個比喻雖小,卻給人很深刻的印象。所以,我們不只要學習在聚會中說話,更要學習在說話的各面有考量,有操練,好叫我們的話有果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