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住在基督裏

讀經:

約翰福音十五章四至五節,七至八節,約翰一書二章二十七至二十八節,二十一至二十三節,歌羅西書二章四節,八節,提摩太前書一章三至四節,以弗所書四章十四節,約翰一書二章十六節,雅各書四章一節,三節,腓立比書四章六節,二章十四節,以弗所書四章二十六節,三十一節,加拉太書五章二至四節,歌羅西書二章二十至二十一節,約翰一書一章二至三節,四章八節,十六節,一章五至七節,二章六節,三章二十四節,四章十五至十六節,約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三節,羅馬書六章五節,以弗所書四章十五節,歌羅西書二章七節,哥林多前書三章六節。

在前一篇信息中,我們看見我們與基督生機的聯結。在這生機的聯結裏,我們在那靈裏實際的與基督是一。基於這個聯結,新約告訴我們,我們需要住在基督裏。約翰福音告訴我們,基督是葡萄樹,我們是枝子。(十五5。)我們這些枝子應當一直住在基督這葡萄樹裏。枝子和葡萄樹不僅給我們一幅生機聯結很好的說明,也說明枝子如何住在葡萄樹裏。當枝子住在葡萄樹裏,葡萄樹也就住在枝子裏面。這樣的互住實際上就使葡萄樹和枝子都長大。整棵葡萄樹的長大乃在於住。基督是葡萄樹,我們是祂的枝子。我們若要在祂裏面長大,並且要祂在我們裏面長大,我們就需要住在祂裏面。住在基督裏是新約中心的教訓,特別是在約翰和保羅的著作裏。『住』這個教訓的根基是在約翰十五章;然後,保羅在他的書信裏繼續發展關於住的教訓。

留在基督裏,不受打岔離開基督

住在基督裏就是留在祂裏面。所有住在葡萄樹上的枝子都留在葡萄樹裏面。枝子一旦離開葡萄樹就死了。一面,樹必須托住枝子,另一面,枝子必須留在樹上。我們這些信徒應當留在基督裏,但是有許多事情會使我們受打岔離開基督。因此,為了要留在基督裏,我們必須避免受以下事物的打岔。

異 端

第一類會使我們受打岔離開基督的事就是異端。今天基督徒中間有些教訓是好的,但有些卻是異端。今天最大的異端之一就是某一個運動,其創始人宣稱自己是另一位基督。他說耶穌基督被擊敗了,但他會得勝。這是何等大的異端!任何接受這種異端的人,必會受打岔離開基督。我們不要受打岔離開基督,反要留在基督裏。約壹二章二十一節說,『我剛寫信給你們,不是因你們不曉得真理,正是因為你們曉得,又因為沒有虛謊是出於真理的。』在約翰的著作裏,『真理』一辭指基督是三一神的實際,而『虛謊』指一種教訓,否認基督是三一神的實際這個真理。二十二節說,『誰是說謊的?不是那否認耶穌是基督的麼?否認父與子的,這就是敵基督的。』在約翰的時代,有人教導說,耶穌是屬地的人,是約瑟和馬利亞的兒子,而基督是另一個人。這些持異端者,教導耶穌不是基督。在二十二節裏,約翰說,凡否認耶穌是基督的,就是敵基督的。這樣的人敵擋基督,就是反對基督。否認耶穌是基督,就是否認父與子。你若說耶穌不是基督,你就是否認父與子,因為三一神乃是一。新約告訴我們,耶穌是基督,而基督是神的兒子,這位神的兒子一直與父同在,並與父是一。(太十六13,16,約十六32,十30。)你若說耶穌不是基督,你就是否認基督。你若否認基督,就是否認神的兒子,也否認與子是一的父。這的確是異端。

約壹二章二十三節說,『凡否認子的就沒有父,承認子的連父也有了。』這節也表明父與子是一。你若有子,就有了父。但你若否認子,就是棄絕父,你就既沒有子,也沒有父。從正面來說,承認子的,連父也有了。我們若承認子,也就有了父。這就是真理。否認子乃是異端。這樣的異端使信徒受打岔離開基督。

哲學、傳統、和神經綸以外的教訓

另一類使人受打岔離開基督的事是哲學。(西二4,8。)歌羅西二章的哲學是指古希臘哲學。早在第一世紀,這種哲學就侵入召會。異端主要來自猶太人,而哲學主要來自希臘人。這是仇敵撒但的詭計,把這些事帶進基督徒中間,使他們受打岔離開基督。

傳統也使人受打岔離開基督。第一世紀時就已經有猶太傳統和希臘傳統。福音無論傳到那裏,聽的人都有各自的傳統。這些傳統打岔信徒,使他們離開基督。

另一類使人受打岔離開基督的事,是神經綸以外的教訓。在提前一章三至四節保羅告訴我們,我們必須避開與神經綸不同的教訓。在人類思想裏有許多不同的教訓。好的教訓和壞的教訓都使我們受打岔離開基督。孔子的教訓是好的,但在中國,那些教訓使許多有學問的人受打岔離開基督。在使徒時代,猶太人從舊約三十九卷書得到許多教訓。召會建立之後,這些猶太人的教訓就進到召會生活裏。猶太教訓和希臘哲學都厲害的侵入召會生活。猶太教訓和希臘哲學二者都使早期的基督徒受打岔離開基督。這就是保羅在以弗所四章十四節所題到的教訓之風。已過二十世紀以來,許多教訓變成了風,把信徒吹離基督。譬如,天主教教導人敬拜『聖母』,而不直接敬拜神和基督。他們教導人要向馬利亞禱告,然後馬利亞會把他們的禱告帶給神。這是何等的打岔!這個教訓是大異端。然而,甚至有些看起來很好的教訓,也會使人受打岔離開基督。我們若要留在基督裏,必須遠離一切的異端、哲學、傳統,甚至遠離許多美好卻無關神新約經綸的教訓。

肉體的情慾、眼目的情慾、今生的驕傲和宴樂

正如約壹二章十六節所題,另一類容易使我們受打岔離開基督的事,乃是肉體的情慾、眼目的情慾、以及今生的驕傲。我們都是在肉體裏的人,在我們的肉體裏有許多情慾。因此,我們必須十分儆醒,免得隨時會有情慾從肉體中升起,將我們帶離開基督。除了肉體的情慾之外,還有眼目的情慾。一九三三年我首次去上海。在那個大城市裏,召會有兩個會所,一處在城的西邊,另一處在北邊。當我往來兩個會所去服事話語時,經過南京路,沿途百貨公司林立,到處可見大型的展示櫥窗。甚至到半夜,這些櫥窗都還燈火通明。看到這些展示之後,有許多事物進到我的心思裏;等我到了另一個會所,我發現自己很難從靈裏傳講信息。百貨公司的櫥窗挑起了眼目的情慾。每當你注視百貨公司陳列的所有商品,你的靈似乎不見了。似乎基督在天上,而你在地獄裏。這樣的逛街,使許多人沉迷於眼目的情慾。

十六節也題到今生的驕傲。擁有大房子和好車子乃是一種驕傲。用好車子來炫耀,乃是今生的驕傲。肉體的情慾、眼目的情慾、和今生的驕傲這三件事,都使我們受打岔離開基督。

雅各書四章一至三節題到宴樂,這是另一類使人受打岔離開基督的事。喫喝、遊覽和某些音樂,乃是宴樂,能使我們受打岔離開基督。

罣慮、怨言、忿怒和激動

另一個大的打岔就是罣慮。罣慮像個一直攪擾我們的小魔鬼。有誰能毫無罣慮的過一天?作妻子的經常罣慮她們的丈夫。作妻子的從訂婚那天起,就開始罣慮她的丈夫是否會對她忠誠。一旦這種罣慮進到她裏面,就絕不會離開。婚後,一對夫婦可能會有幾個孩子。從他們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,他們就開始罣慮這孩子是否呼吸得好,睡得好,喫得好。父母罣慮兒女,從他們出生起,直到有一天兒女自己也有了孩子。他們罣慮兒女的書是否讀得好,有最好的成績,從最好的大學畢業。然後罣慮兒女的婚姻。兒女結婚後,他們開始罣慮孫子。人生充滿罣慮,罣慮使我們遠離基督。

在腓立比書這卷論到享受基督的書裏,保羅告訴我們:『應當一無罣慮。』(四6。)那意思是說,我們不該為任何事憂慮。然而我們都有一些憂慮。有時我們當天沒有太多憂慮,就把明天的憂慮借來。我們經常從明天借來憂慮。明天還沒有來到,我們就先把明天的憂慮借來。我們人類就是憂慮的人。然而你一旦有了憂慮,你就從基督隔絕。要除去憂慮並不容易。除去憂慮的最好方法,乃是將你的需要告訴神。(6。)不要憂慮任何事,反而要卸去你的憂慮。(彼前五7。)你需要將你的憂慮卸給神。這樣說很容易,但要實行沒有憂慮卻很困難。

除了罣慮之外,另一個打岔是發怨言。(腓二14。)每個已婚的人都曾對他的妻子或丈夫發過怨言。甚至在召會生活中也有一些怨言。弟兄可能抱怨長老,姊妹可能抱怨弟兄。年輕的可能抱怨年長的,年長的可能抱怨年輕的。憂慮和發怨言這兩件事很容易使我們離開基督。腓立比書是一卷論到經歷基督的書。但這經歷常會因憂慮和發怨言這兩件事而受阻礙。所以,使徒保羅勸勉我們要提防這兩件事。

忿怒以及任何的激動也會切斷我們對基督的經歷。(弗四26,31。)我們都太容易被激動。有的時候只要一點點話語就會激動我們。年輕的和年長的都很容易被激動。然而,何時你被某事或某人激動,你就受打岔離開基督。

忿怒是激動的結果。雖然忿怒不能視為罪,但它的確打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基督。所以,使徒勸我們不要含怒到犯罪的地步。(26。)

文化、宗教、倫理、道德和品德改良

另一類的打岔包括文化、宗教、倫理、道德和品德改良。品德改良似乎是相當好,但卻是個難處,因為你若想去改良品德,這會使你受打岔而無法享受基督。這意思是說,你是注意自己的品德,而不是注意基督。所以,品德改良也使人受打岔離開基督。

我們也會受打岔試圖行善。我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行善,但是想要行善會使我們離開基督。想要作屬靈、合乎聖經、聖別和得勝的人,也會使我們離開基督。當我們想要成為這樣的人,就受到打岔。這意思是說,我們不該是屬文化、宗教、倫理或道德的人。我們也不該是改良品德、行善的人,或想要屬靈、合乎聖經、聖別、得勝。我們只該作屬基督的人!我們全人—思想、考量、感覺,我們的每一部分—都必須被基督充滿並浸透,我們只該在意經歷基督。我不是說我們應當粗野、邪惡或輕率,我乃是說,我們不該被基督之外任何美好的事物所佔有,也不該在意經歷基督以外的事。這不是我的教訓,這乃是我從新約所引用的。經過多年的研讀新約,我至終明白,聖經要求我們丟棄一切基督自己以外的事物,而留在基督裏,因為基督比一切文化、宗教、倫理、道德、和品德改良更高、更好。祂是一切事物中最超越的,為要給我們領略並經歷。不要留在基督之外的任何事物裏,不論那事物有多好;甚至也不要留在最好的事物裏,而要一直留在基督裏。

留在神聖生命的交通裏

我們在約翰一書生命讀經第五篇信息裏指出,因著我們接受了神聖的生命,我們就被帶進神聖的交通裏。這神聖的交通就是神聖生命的流。電有電流,供應所有的電器用品。每個電器都應該留在電流裏,好接受電的供應。我們裏面有神聖生命的流。我們若要享受並經歷基督,就必須留在這神聖生命的流裏。我們留在神聖生命的流裏,就摸著神這源頭。這事在約翰的頭一封書信裏教導得很完全。約翰一書告訴我們,使徒將神聖的生命傳與我們、供應我們。(一2~3。)我們接受了這神聖的生命之後,就在神聖的交通裏。我們應當留在這交通裏,摸著並享受神作恩典和真理的源頭。在這交通裏,我們領悟神是愛,神也是光。(四8,16,一5~7。)神聖的愛是恩典的源頭,神聖的光是真理的源頭。當我們摸著這個源頭,我們就享受基督。我們在基督裏享受神是愛和光,結果我們就享受基督作恩典和真理。

這就是經歷基督的祕訣。在林後十三章十四節保羅說,『願主耶穌基督的恩,神的愛,聖靈的交通,與你們眾人同在。』這乃是藉著留在神聖的交通裏享受三一神,使我們摸著三一神作源頭。當我們摸著三一神作源頭,作愛和光,我們就享受基督的豐當作恩典和真理,我們也在聖靈這傳輸的交通裏經歷基督。這是對恩典和真理的享受。在這享受裏,我們領略源頭乃是神的愛和神的光。這一切都可由我們自身的經歷完全證實。

居住並安家在基督裏

住在基督裏不僅僅是停留在祂裏面,也是居住在祂裏面。居住在祂裏面就是安家在祂裏面。大多數的英語讀者只知道『住』(abide)這個字的意思是停留。但在原文裏,這個字的意思是安家。在約翰十四章二十三節,同一個字根也用作主格形式。作為名詞,這個字的意思是住處,居所,家。所以,在原文裏,住不僅是停留的意思,也是居住、安家的意思。

住在基督裏不僅是停留在祂裏面,更是完全安頓在祂裏面。有時我訪問眾召會,住在召會的接待所。雖然我要在那裏住一段時間,我卻不會在那裏安家。我待在那裏,豫期幾天後就要離開。我們住在基督裏不該像那樣,而該像住在自己家裏。你若住在一個地方幾天後就要離開,那地方對你就不是家,乃是旅館。不幸的是,許多基督徒住在基督裏,是把基督當作旅館,只為了暫時停留。但我們需要將自己安頓在基督裏,安家在基督裏。我們要住在祂裏面。在約翰十四章二十三節,主耶穌說,『人若愛我,就必遵守我的話,我父也必愛他,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,同他安排住處。』這節說,父與子要到我們這裏來,同我們安排住處。父與子要同我們安排住處,意思是說,三一神要安家在我們裏面,以我們為祂的居所,好使我們以祂為我們的居所。約翰十四章二十三節的住處和約壹二章六節,三章二十四節,和四章十五至十六節的住處,都是相互的住處。神以我們為祂的住處,我們也以祂為我們的住處。我們真正並永久的家乃是我們的神。基督是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居所。

在基督裏長大

最後,住在基督裏就是在基督裏長大。你若以基督為你的家,至終祂就成為你的土壤。看看枝子住在葡萄樹上的例子:葡萄樹是枝子的家,同時葡萄樹也是枝子的土壤。當枝子住在葡萄樹上,它們也在土壤裏生根。(西二7。)所以,它們都在生長。(林前三6,弗四15。)約翰十五章葡萄樹和枝子的例證不是一個死的、沒有生命的家,乃是一個生機的家,因為所有的居住者都是結果子的枝子。(約十五5。)枝子結果子指明它們正在生長。當我們住在基督裏,我們就在生長。這就是我們經歷基督、享受基督、在祂裏面並憑著祂生長的路。當我們在祂裏面生長,祂也在我們裏面生長時,就有一種相互的生長。(羅六5。)這就是對基督的享受,也是對基督真實的經歷。我盼望我們都實行住在基督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