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篇 對奴僕和貪財者

讀經:提摩太前書六章一至十節。

在提前六章一至十節,保羅對付奴僕和貪財者。在一至二節他說到奴僕;在三節他忽然說到教導的不同,不贊同健康的話;然後在七節他開始談到貪財。表面看來,對付奴僕與不同的教訓無關,不同的教訓與貪財也無關。然而,保羅在六章一至十節將這些事擺在一起。這由三節開頭的『若』和七節開頭的『因為』所指明。在這些經文開頭用這些辭,指明牠們是前面經文的延續。

我們研讀聖經時不該大意。即使像『若』和『因為』這樣小小的辭也值得我們留意。留意這樣的辭常常能帶進光。這些辭不但使我們能看見思路上的延續,也提供一條路讓光進來。因為靠主的憐憫,我們從主的話領受了這麼多的光,我們能彀說,在這恢復裡,我們乃是以生命、光和靈的方式認識聖經。

今天在美國有種種不同的神學。有些神學院教導現代神學,否認聖經的權威,並教導耶穌僅僅是人,祂在十字架上的死不是為著救贖,而僅僅是殉道的行為,並且祂沒有從死人中復活。在一些普通的學院和大學的神學系裡,宗教和神學僅僅被認為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。然而,在有些神學院裡教導基要的神學,但關於真理的標準不是很高。今天在美國的基督徒中間,最高的神學標準起源於弟兄會的教訓,尤其是因司可福博士(Dr. C. I. Scofield)和他著名的串珠聖經與函授課程而成為受歡迎的那些教訓。雖然司可福幾乎採用弟兄會一切的教訓,但他拒絕弟兄會實行召會生活的方式。弟兄會中間領頭的教師是達祕(J. N. Darby)。任何自稱神學家,卻不熟悉達祕著作的人,就不是才能卓越的神學家。

一九二五年,我寫信給倪弟兄,向他請教,據他所知,那一本書最能幫助我逐節領會聖經。那時我是青年信徒,切望對神的話得著透徹的認識。我要領會聖經的每一節,從創世記第一節到啟示錄末一節。倪弟兄告訴我,這樣認識聖經,最好的幫助就是達祕的『聖經略解』(Synopsi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)。八年後他送給我這套五大冊的書。

達祕和他當代的人是偉大的聖經教師。照著歷史,聖經向弟兄會的教師開啟,過於向他們之前的任何人。這些弟兄會的教師不是僅僅照著傳統或照著白紙黑字認識主的話;他們照著直接從主來的新鮮亮光認識聖經。他們蒙了主的光照,得著主話語中許多真理的異象和啟示。

今天基督徒常常按著死的字句談論聖經。有些人熟悉聖經的地理和歷史,他們也知道一些初階的教訓。然而,他們也許沒有任何亮光或啟示。

我們曾指出,基督徒說到一些聖經的道理,卻可能將其當作不過是老婦的虛構無稽之事。對有些人而言,甚至因信稱義的道理也是『虛構無稽之事』。譬如,五十年前在中國,有一位信義會的牧師教導因信稱義。然而,他自己是走私鴉片者。就他而論,因信稱義不過是『虛構無稽之事』。關於這事,他全然沒有亮光,也沒有啟示。有一天,一位傳講重生非常有能力的挪威籍年長女傳道人,在聚會後攔住這位信義會的牧師,並問他重生了沒有。他想要告訴她重生了,她就說,只要看他的臉,就知道他還沒有重生。這位信義會的牧師受到羞辱,對這位女傳道人滿了憤恨,計畫當晚謀殺她。但那時聖靈光照他,並責備他,他就悔改,呼求主。次日早晨,這位女傳道人看見他,注視他的臉,並且說,『讚美主,你已經重生了!』然後這位牧師在聚會中作自己的見證,滿有震撼力。這影響了數百位青年人得救。這位信義會牧師的事例,說明僅僅照著白紙黑字認識聖經,和照著神聖之光的光照認識主的話之間的不同。

今天在基督徒中間有許多老婦的虛構無稽之事。不但有關於道理的『虛構無稽之事』,也有與所謂的神蹟有關的『虛構無稽之事』。一位靈恩派的牧師曾告訴我,牙齒神奇的補上金子的事。另一位靈恩派的傳道人宣稱,在某次聚會中,會眾裡有人神奇的說中國話。然而,兩個故事都不過是『虛構無稽之事』。

使徒在提前一章的教訓,遠勝於老婦的虛構無稽之事。不僅如此,在這封書信裡沒有題神奇的事。反之,保羅在五章二十三節告訴提摩太:『因你胃口不清,屢次患病,再不要照常喝水,要稍微用點酒。』這裡保羅沒有運用神奇的恩賜醫治他的同工。反之,他鼓勵提摩太要按人之常情,不要宗教作法,並要以人性的方式顧到他的健康。

許多教導聖經的人沒有任何亮光或啟示。他們僅僅照著白紙黑字教導主的話,也可能發表一些地理或歷史的資料。你在那裡能聽見提前一章四節神在新約裡的經綸這個題目的信息?因著主的憐憫,祂光照了我們,並使我們認識祂的真理。為這緣故,我盼望有名的神學家和教授研讀新約聖經恢復本和生命讀經信息,甚至以批判的方式研讀。我信他們若研讀我們的著作,他們就會得著亮光。

壹 對在軛下作奴僕的

現在讓我們看六章二節和三節之間,以及六節和七節之間邏輯的銜接。在六章一至二節保羅囑咐在軛下作奴僕的,當以自己的主人為配受十分尊敬的,免得『神的名和我們的教訓被褻瀆』。『褻瀆』的意思是毀謗,辱罵。不僅如此,保羅囑咐有信主的主人的奴僕,要合式的服事他們。保羅以『這些事你要教導人,並勸勉人』這句話結束二節。

貳 對貪財者
一 教導的不同

然後在三至四節保羅接著說,『若有人教導的不同,不贊同健康的話,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話,以及那合乎敬虔的教訓,他是為高傲所蒙蔽。』教導的不同,就是教導和使徒以基督與召會為中心的教訓不同的事。這裡『健康的話』,是指生命的健康。使徒健全的教訓,將健康的教訓當作生命的供應供給人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話是生命的話,(約六63,)因此是健康的話。主健康的話是那合乎敬虔之教訓的源頭。當主生命的話,特別在某些方面,為人所教導時,這些話就成了合乎敬虔的教訓。主活的話總是產生敬虔,就是一種活基督並在基督裡彰顯神的生活。

保羅在提前六章三節說到教導的不同,指明甚至他關於奴僕的教導也是照著主耶穌健康的話。保羅的教訓是合乎敬虔的。然而,因為有些人不贊同健康的話,就教導的不同;他們沒有合乎敬虔而教導。因此,二節和三節之間確實是銜接的。

我們一切的教訓必須照著神經綸健康的話。甚至在兒童聚會裡照顧兒童的人,也該以照著主耶穌健康話語的原則教導兒童。這就是說,兒童該接受合乎敬虔的教訓。

二 為高傲所蒙蔽

保羅在六章四至五節說,那教導的不同,不贊同健康的話的人,是『為高傲所蒙蔽,一無所知,卻好問難,爭辯言辭,由此就生出嫉妒、爭競、毀謗、惡意的猜疑,以及那敗壞了心思,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,而失喪了真理之人無止境的爭論』。凡與主健康的話不同的教訓,總是出於人那蒙蔽自己的高傲與自大。保羅與他的同工以一種方式教導,但有些為高傲所蒙蔽的人特意教導的不同。對他們而言,與別人教導的一樣是羞恥的。我能見證我在中國時,非常樂於教導與倪弟兄所教導同樣的事。我甚至盡可能用倪弟兄所用同樣的措辭,因為我領悟這樣纔是盡主的職事。

在四節保羅用『好問難,爭辯言辭』這樣的措辭。這句話直譯,患了問難和爭辯言辭的病。問難和爭辯言辭都是病。這裡的『病』,乃是與三節的『健康』相對。

六章四節的毀謗,直譯,褻瀆。與歌羅西三章八節者同,是指毀謗、咒罵人,不是指褻瀆神。

我們看過,保羅在提前六章五節說到『那敗壞了心思,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,而失喪了真理之人無止境的爭論』。無止境的爭論,原文也可譯為不住的爭吵。這些爭論是由敗壞了心思,而失喪、失去、沒有真理之人所進行的。『失喪』原文含示,這些人從前有過真理,現今真理卻從他們挪去了。因此,他們沒有真理。

在五節保羅說到『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』的人。他們把敬虔當作得利(物質利益)的途徑,賺錢的行業。渴望物質的利益,是有些人教導的不同的另一個原因。因此,因著高傲和渴望利益、財富,今天有些人教導的不同。高傲與沽名釣譽有關,得利與錢財和物質利益有關。

三 敬虔又知足

在六節保羅說,『然而敬虔又知足,便是大利了。』關於『知足』一辭,文生(Vincent)說,是一種『內裡的自足,與缺乏或渴求外在的事物相對。這是斯多亞派愛用的辭』。『大利』,意即得利的好途徑。這裡的利主要的是指今世的祝福│敬虔加上自足,和免除貪婪及今生憂慮的能力。

保羅在五至六節題起利,將他帶到在七至十節對付貪財者的事。為這緣故,他用連接詞『因為』銜接六節和七節。

我要再指出,因為我們留意這些細節,我們就以生命、光和靈的方式認識聖經。我們沒有宣稱在地理或歷史上比別人更認識聖經,也沒有宣稱能背誦更多的經文。但我們能見證,因著主的憐憫,並藉著在我們前面偉大聖經教師的幫助,主給我們看見許多的光。主藉著話賜給我們光、生命和靈。作詩的人曾宣告:『你的言語一解開,就發出亮光。』(詩一一九130。)不僅如此,主耶穌說,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,就是靈,就是生命。』(約六63。)我們讚美主賜給我們光、生命和靈!

主耶穌生長在拿撒勒一個木匠的家裡,並且被認為是沒有學問的人。但毫無疑問,祂滿有光、生命和靈。有光、生命和靈,不在於人的學識或學位。反之,我們對自己所受教育的自信,會攔阻我們藉著話接受光、生命和靈。

在提前六章七節保羅接著說,『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界來,也不能帶甚麼去。』這是神智慧的命定,使我們可以為著自己的需要信靠祂,並憑祂活著,好彰顯祂,而沒有霸佔或分心的事。

八節繼續說,『只要有養生與遮身之物,就當以此為足。』遮身之物,指衣物,可能包括住處。滿足,指為著我們的需要得著充足的供備。

四 想要發財

在九節保羅說,『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,就陷在試誘、網羅、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,叫人沉溺在敗壞和滅亡中。』這裡所題的想要發財,指有強烈的慾望要發財。貪財的人陷在試誘裡,不是因有錢財,乃是因貪愛錢財。有些人是實際上富有,有些人是渴望富有。這邪惡的渴望將人毀壞、敗壞。這裡的敗壞含示滅亡;滅亡含示暫時和永遠的沉淪。那些想要發財的人陷在網羅裡,也陷在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,這些使人淹沒或浸沉在敗壞和滅亡中。

在十節保羅下結論說,『因為貪財是萬惡之根,有人貪戀錢財,就受迷惑,離棄了信仰,用許多苦痛把自己刺透了。』保羅說貪財是萬惡之根;他沒有說這是惟一的根。貪戀,原文意即渴望,切望。有這種渴望的人離棄了信仰;他們從我們信仰的內容,從神新約經綸的真理被引入歧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