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在生命裏長大是在召會裏,同著召會,並為著召會

讀經:

馬太福音十三章一至四十六節,哥林多前書三章九節,十二節上,十章十七節,羅馬書十二章二節,哥林多前書三章十八節。

在前一章裏,我們題起與在生命裏長大有關的四個項目—基督、召會、人的靈與心。基督是那撒在我們靈裏包羅萬有的種子,要生長並擴展到我們心裏。既然在生命裏長大是基督這包羅萬有種子的擴增,並且為了長大所需要的一切都在這種子裏面,我們就不需要努力調整或改良自己。在本章我們要來看,在生命裏長大與召會的關係。

馬太十三章的比喻是以召會的觀點寫的

我們若帶著禱告來看馬太十三章,就會看見它與召會有關。雖然在這章裏沒有使用召會這辭,但七個比喻的前六個是以召會的觀點寫的。因此,我們若要正確的領會十三章的前六個比喻—撒種者的比喻、麥子與稗子的比喻、芥菜種的比喻、麵被酵敗壞的比喻、寶貝藏在田地裏的比喻、以及珍貴珠子的比喻—我們就需要有召會感。十三章末了的比喻—網撒在海裏的比喻—與召會無關,乃與海所表徵的世界有關。

傳統基督教給人許多信息,但這些信息的焦點總是關於基督徒個人;解釋這些比喻時,也沒有召會感。我們需要看見,十三章裏的比喻是以召會的觀點寫的。

在生命裏長大與在生命裏變化乃是團體的事

許多種子被栽種,以及麥子一起生長

在頭一個關於撒種者的比喻裏,(1~23,)主不是只撒一粒種子;祂撒了許多種子。在第二個關於麥子與稗子的比喻裏,(24~30,36~43,)長在田地裏的不是一株麥子,乃是多株麥子。這表明在生命裏長大是團體的事。雖然在關於麥子與稗子的比喻裏,田地指世界,是稗子與麥子一同存在的地方,但林前三章九節給我們看見,神的耕地只由信徒組成。沒有人在農場上只種一粒麥子。麥子總是一起生長。麥子長在田裏時,各株的根部糾結在一起。因此,農夫無法只拔起一株麥子,而不拔起周圍其他幾株。(參太十三28~29。)任何一株麥子若與其他各株孤立,就會活不久。可惜,傳統基督教總是教導人單獨長大。這樣作就像把麥株種在農場以外。這不管用。所有的麥子都需要在農場內團體的生長。在農場上有保護;風吹和暴風雨來襲時,在農場上一起生長的麥子都能站住。然而,離開農場獨自生長的一株麥子,無法抵擋風和暴風雨。這指明所有的信徒都需要在召會裏一起長大。

信徒在召會裏一起長大

我們在召會裏一同站住,一起長大,就能勝過許多阻礙和難處。許多時候,我們在召會生活裏,看見許多弟兄姊妹蒙了拯救,脫離他們憑自己無法勝過的難處。他們藉著交通,並向一些聖徒敞開他們的難處而蒙拯救。我們就著自己的難處,與召會中一些聖徒有交通時,我們的難處就成為他們的,並且這就開了路,讓大家一同背負擔子。我能見證,許多時候我敞開把自己的軟弱告訴一些聖徒,我的難處就得著解決。就如脾氣這樣的難處,我只要跟其他幾位聖徒題起這難處,就得以勝過。我一將這難處向某些人敞開,回到家就沒有脾氣的難處。一位信徒若有憑自己勝不過的難處,他可能努力了多年,仍然勝不過,但是當他將這難處帶到一班同作信徒的人面前,他就有路與別人一同往前。

藉著一起長大,我們不但能勝過消極的事,也能在積極的事上往前。例如,有時候聖徒們很難自己傳福音,但他們與別人站在一起時,就得著加力能傳福音。今天許多信徒在身體之外尋求聖別。結果,他們不但沒有成為聖別,反變得凡俗。每當我們在身體之外想要長大、屬靈或聖別,就是在錯誤的範圍裏,因為在生命裏長大是為著身體,並且屬靈和聖別也是在身體裏。

我們需要放棄在身體以外個人的追求,並帶著所有的軟弱到身體這裏,進入身體,然後在身體裏積極往前。我們越留在身體裏,我們就越長大。然而,這並不影響我們需要個人追求的事實。雖然農場上所有的麥子一起長大,但每株麥子都要個別從土壤吸取營養和水分。然而,這吸取仍然是團體的事。

留在召會中,召會是我們保護和穩定的源頭

因為在基督徒生活裏,我們的光景刻變時翻,我們需要留在召會中。召會是我們保護和穩定的源頭。有時候我們高昂,另有些時候我們下沉。在下沉的情況下離開召會是危險的,因為這使我們在召會保守的能力以外。召會像太陽:無論晴朗、多雲或下雨,太陽總是在照耀。天氣改變只是表面的,雲層之上的情況總是一樣。這該鼓勵我們。然而,我們若經歷雨天,又在召會之外,情況就危險了,因為我們失去召會的保護和穩定。

一面,當我們光景高昂時,不需要這麼多聚會卻想來聚會;然而另一面,當我們的光景下沉時,迫切需要聚會卻又不想參加聚會。我們下沉時,也許覺得不需要召會,但我們要看見,我們下沉的時候,最需要召會的保護和保守的能力。因此,我們越覺得疲倦,就越需要來聚會,讓自己聯於眾聖徒。我們下沉時離開眾聖徒與召會,就是將自己置於撒但口中;他是吼叫的獅子,正找機會要吞喫我們。(彼前五8。)雖然我們下沉時也許不珍惜召會,但我們若留在召會裏,下沉時期過了以後,就會為著召會讚美主。我們會看見,為著在生命裏長大,召會真是必需的。

在召會之外,信徒要在生命裏長大並非不可能,只是這樣個別的長大很難。沒有召會,任何人都很難在生命的長大上往前。因此,我們需要留在召會中。只要我們留在召會中,別人在長大時,我們也會被帶著一同在生命裏長大。即使我們在追求生命長大上有幾分軟弱,我們也會長大,因為我們周圍有別人在長大。他們的長大就把我們帶進生命的長大裏。這樣的長大惟有在召會裏纔能經歷到。

許多麥粒被磨碾並調和在一起

馬太十三章的比喻裏有種子,再來是麥子,然後是麵。種子要成為麥子,就需要生長;麥子要成為麵,就需要破碎與磨碾。在磨坊裏,通常是麥子底下有一塊石板,上面有一塊磨石。信徒無法『磨碾』自己,也無法單獨被『磨碾』。在磨碾麥子的過程中,許多子粒同時被磨碾。這顯示我們若要被磨碾成細麵,就需要與其他信徒同在召會裏。我們若與召會保持距離避免被破碎,我們就會變得剛硬,並且依舊完整。然而,我們在召會生活裏很難使自己保持完整,因為主用許多親愛的弟兄姊妹來破碎並磨碾我們。在召會生活裏我們天天經歷磨碾。

從種子生長成麥子怎樣是團體的事,麥子磨碾產生麵也照樣是團體的事。為著讓種子長成麥子,召會是農場;但為著產生麵,召會是磨坊。從這一面的意義來說,進入召會就是被置於兩塊磨石之間。一旦我們在兩塊磨石之間,我們可能想要逃離。然而,我們無路可逃。雖然我們也許不喜歡磨碾,要逃離卻太遲了。我從一九三二年以來一直在召會生活裏,許多次我受不了磨碾,想要離開召會卻走不了,到如今我還在這裏。在召會生活裏,主使用我們彼此磨碾。我是別人的難處,別人也是我的難處。這就是在召會生活裏的磨碾,使我們能被作成細麵。

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為著在生命裏長大,享受基督作我們裏面生命的種子,就有甜美享受的感覺。同時,因著召會中聖徒們不同的個性和天性,召會生活對我們天然的人乃是苦難。為著磨碾與調和,主主宰的將我們一起擺在召會生活裏,以配合祂在我們裏面的工作。有時候,弟兄們到我這裏來,抱怨主所安排與他們一起的人。然而,我無法多說,因為主不會許可他們放棄這些人。除了與他們所抱怨的人一同事奉以外,他們別無選擇。在召會生活裏,無論是我們的揀選或主的揀選,我們在事奉中與別人相配,都是主的主宰,使麥子能被磨成麵。

要被破碎並磨成細麵,我們需要來到召會,並留在召會裏。我們無法磨碾自己,也不該想要磨碾自己。只要我們在召會裏,主就會負責磨碾。在召會裏,磨碾不是僅僅為著磨碾,乃是為著將碾碎的子粒調和成為細麵,產生一個餅。(林前十17。)這顯示磨碾是團體的事。不在召會裏,很難與別人調和。真實的調和乃是在召會裏。(十二24。)

主知道在召會裏磨碾我們並調和我們最好的時間和方式,並且祂會逐漸作成這事,直到我們在召會裏完全成為一。召會中來自磨碾與調和的一,乃是真實的一,能抵擋任何一種來自仇敵的攻擊或破壞。(太十六18。)所有的聖徒都在召會裏調和為一時,就一個聖徒也不會失落,因為每位聖徒裏面都有召會感。為著在生命裏長大,為著磨碾並為著調和,我們需要有召會感。

在地方召會與傳統基督教公會之間的不同乃是,在公會裏沒有磨碾與調和。公會裏的基督徒參加聚會時,也許只和那些合他們口味的人打招呼,不理所有其他的人。然而,在召會生活裏,無論我們是否特別喜歡某些聖徒,我們都無法不理他們。主主宰的把我們與他們配在一起,使我們能被破碎、磨碾、並調和成為一個餅。藉著這過程,主就能將我們所有的乖僻與不同調出去。

調和只能在召會裏進行。只要我們仍然獨自一人,就沒有可能被調和。我們要被調和,就需要召會。因此,主正在恢復召會生活作為調和信徒惟一的地方。這就是為甚麼在我們的信息裏,主的膏油一再帶我們回頭說到召會。我們越留在召會裏,就越有機會在生命裏長大,被磨碾,並與別人調和。一面,在召會裏被調和對我們天然的人是苦難;另一面,在我們靈裏深處卻帶給我們真實的滿足。

在生命裏變化為著建造

我們調和成為麵以後,就需要從麵變化成為寶貝。如我們在前一章所指出的,馬太十三章四十四節裏所題起的寶貝,必是金子或寶石。植物生命的東西要成為礦物,惟一的路乃是藉著變化。(羅十二2,林後三18。)

木化石是植物變化成為礦物很好的例證。木頭藉著水不斷流過而被石化。水流帶走木頭的元素,並以礦物的元素頂替,藉此將木頭變化成為石頭。馬太十三章裏前四個比喻與植物生命有關,隨後兩個是關於為著神建造的寶貴材料。這兩組比喻之間的銜接就是變化。我們的需要乃是作植物,在神的農場上長大,也要為著神的建造,被變化成為寶貴的材料。這符合林前三章九節的思想。

我們需要看見,在生命裏長大與在生命裏變化都是在召會中進行。許多基督徒在生命長大上貧窮,並缺少在生命裏變化,原因是他們在召會生活以外,並在墮落之中。惟有在召會裏,纔有真實的長大與真實的變化。我們若渴望長大並被變化,就需要留在召會裏。我們留在召會裏,主會安排我們的處境,使我們照著祂的時候被變化。無論我們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在主變化的手中,只要我們在召會裏,就能確定祂正在我們裏面運行以變化我們。

基督是生命的種子,召會是生命的收成

馬太十三章前六個比喻所描述在生命裏的長大與變化,其產物乃是珠子,就是建造起來的召會,也就是種子的終極結果。基督已將祂自己作為種子撒在我們裏面,以產生珠子。種子是基督作生命,珠子是召會作生命的收成。基督第一次來是要撒種,祂第二次來是要收取珠子,這珠子是種子經過生長、磨碾、調和、變化和建造這些過程的完成。既然這些過程的結果是召會,這一切過程就必須在召會裏並以召會為觀點來完成。我們在召會之外無法被建造,因為我們被建造的結果乃是召會。

在生命裏長大是為著召會,憑著召會,同著召會,並在召會裏。因此,我們若在召會以外,實在說,就著在生命裏長大而論,我們就了了。許多基督徒因為在召會以外,所以他們即使聽許多信息,讀許多屬靈書籍,仍缺少在生命裏長大。他們缺少在生命裏長大,因為他們不在農場上。我們若渴望在生命裏長大,就必須留在作神農場的召會中,使我們能同著召會往前,並同著召會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