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 民數記

壹 書名
一 民數記是摩西五經中的第四卷;牠的希伯來文原名是B'midbar意思是『在曠野中』。這是一個最適當的名稱,因為本書的內容就是講到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流蕩的經歷。
二 譯聖經者所以名之為『民數記』,因為書中二次記載數點以色列人的事,一次在西乃的曠野,(一,)一次在摩押的平原。(二六。)
貳 性質
一 本書直接繼續前書利未記之後,兩書之間並沒有時間上的空隙。利未記是在西乃曠野,本書的開端仍是在西乃的曠野。
二 本書的內容,一方面是歷史的記載,一方面是立法的記載。
參 時間和地點
一 本書內容所包括的時間約有三十九年,自主前一四九○年起,至主前一四五一年止。
二 本書記載以色列人自西乃曠野出發,最後抵達摩押平原,那地是迦南地的大門口,隔河就是耶利哥城。
三 初讀聖經者讀本書時,最好隨時參考聖經後面的地圖,找出以色列人所經過的各地。
肆 信息

本書主要的信息有好幾方面:

一 工作(指事奉神的工作)—這是本書開端的信息。神的子民蒙救贖後必須有工作。在這裏我們可以看聖經頭四卷的信息是如何有緊密的關係。創世記是講到創造和失敗,出埃及記是講到救贖,利未記是講到交通和敬拜,民數記是講到工作和行為。惟獨那些蒙救贖的人,纔有資格與神交通、向神敬拜。也惟獨那些有交通和敬拜的人,在神面前纔有資格講工作和行為。
二 秩序—在神面前的工作必須有秩序。可以說,天上第一個律法就是秩序。本書所記以色列人的佈營和行軍,會幕裏的事奉,以色列人每天所行的事,都必須按著一定的條例而行,不能有一點混亂。
三 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,就是:神的子民失敗的惟一原因是不信。從十一章起,就是以色列人在曠野失敗的慘史,而失敗的根源無一不是因為不信。所以本書好像對每一個蒙救贖的人發出警告說,『防備不信。』
伍 幾處可注意之點
一 本書開頭就記載數點以色列百姓的事,牠的意義有三方面:(一)神發動數點是表示祂承認以色列人是祂自己的子民,祂可以一個一個的叫出他們的名字。(參讀約十3~4。)(二)數點是為著有秩序的行軍和打仗。(三)數點是把神的子民組織起來,各人知道自己屬那一支派、那一家,該有的事奉或工作是甚麼,這樣纔可以免去混亂。今天我們在基督的身體(教會)裏也是這樣:各人必須清楚自己的恩賜、職事是甚麼,怎樣作,何時何地作;絕不能妄動,必須隨著聖靈的『己意』和配搭。(參讀林前十二。)
二 本書二章中記載以色列人的陣營是:東邊有三支派,以猶大支派為首領;南邊也有三支派,以流便支派為首領;西邊也有三支派,以以法蓮支派為首領;北邊也有三支派,以但支派為首領;中間是利未支派。這樣的一個陣營象徵著一個十字架。如果拉比的遺傳是可靠的—猶大支派的纛徽是獅子,流便支派的纛徽是人,以法蓮支派的纛徽是牛,但支派的纛徽是鷹—那麼這陣營又豫表基督工作的四方面:王、僕、人、神。(比較以西結一章十節,及新約四福音書的特點。)這些都說明一件事:今天基督徒屬靈爭戰得勝的祕訣是高舉基督,仗著十字架誇勝。
三 拿細耳人的生活(民六)是我們寶貴的功課:(一)『離俗歸耶和華』(2)—他是一位完全、徹底奉獻給主的人,一生為主生活。(二)『遠離清酒、濃酒』(3)—他拒絕地上的快樂,(傳十19,)只願因主而喜樂。(參讀詩三二11,八七7。)(三)『不可用剃頭刀剃頭,要由髮綹長長了』(民六5)—長頭髮是男人的羞辱,(林前十一14,)他是甘心為主受羞辱。(四)『不可挨近死屍』(民六6)—他是遠離不潔,不讓罪的污穢沾染自己。
四 注意本書中間的豫表,雖然沒有像以前幾卷書多,可是非常重要。例如:(一)拿細耳人(六)—見上段。(二)約書亞(十一28)見本書第六章約書亞記。(三)磐石(二十8)—見本書第二章出埃及記,並參讀林前十章四節。(四)亞倫發芽的杖(十七8)—豫表基督經過黑暗而復活,作屬靈的大祭司。十一根杖都沒有發芽,永遠死了,只有亞倫的杖發芽、復活,這是說明所有的教主都死了,成為歷史人物,惟有基督是從死裏復活,並且活到永遠。(五)純紅母牛(十九2)—豫表基督被釘作犧牲,為信徒除罪並潔淨。(參讀來九12~14。)(六)銅蛇(民二一9)—豫表基督被釘於十字架,『替我們成為罪,』拯救一切仰望祂、相信祂的人。(參讀約三14~15,林後五21。)(七)逃城(民三五)—豫表基督作我們的避難所,躲過神的審判。
五 先知米利暗死在加低斯,(二十1,)大祭司亞倫死在何珥山,(28,)連神的僕人摩西也命定死在亞巴琳山中的尼波山頂上。(申三二48~50。)他們都停在迦南地的門口,卻都沒有進去。所以先知、祭司、律法只能帶領人走向迦南去,惟有我們的約書亞(『約書亞』這名字等於新約的『耶穌』)能帶領我們進入迦南福地。
六 本書中還有一段奇妙的豫言,關乎以色列家、列國、彌賽亞等的豫言,(二三~二四,)想不到牠是出自一個外邦的,又是墮落的先知之口。神的啟示並不限於以色列人,對外邦人亦有。麥基洗德、約伯等都是異邦人,並且頂深的認識神。
七 十五章三十八節的『藍細帶子』釘在衣服的繸子上,這是表明以色列人是屬天的(藍色),分別為聖歸於耶和華,並且分別自己脫離屬世的雄心和慾望。
陸 鑰字和鑰節
一 本書的鑰字是:(一)『服事,』(三7,和合本譯作『事』,)(二)『爭戰,』(十9,和合本譯作『打仗』,)(三)飄流。(十四33。)
二 本書的鑰節是:

(一)『他們遵耶和華的吩咐安營,也遵耶和華的吩咐起行;他們守耶和華所吩咐的,都是憑耶和華吩咐摩西的。』(九23。)

(二)『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,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,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食物,並且蔭庇他們的已經離開他們,有耶和華與我們同在,不要怕他們。』(十四9。)

柒 分析

本書依據地理可分為三大段:在西乃山、自西乃山至加低斯、在摩押。

一 在西乃山(一章至十章十節)
一 第一大段是直接連在利未記末章之後,那時以色列人繼續駐在西乃曠野,留在那裏約有二十日。(比較一1與十11。)
二 第一大段是講到有規律的服事在:

(一)有組織的陣營中,(一~二,)

(二)會幕中,(三~四,)

(三)一個潔淨的營中,(五,)

(四)拿細耳人的生活中,(六,)

(五)奉獻禮物中,(七,)

(六)亞倫和利未人的職務中。(八。)

三 第一大段又講到其他的規例:

(一)守逾越節的規例,(九1~14,)

(二)雲彩引導的規例,(九15~23,)

(三)吹號的規例。(十1~10。)

二 自西乃山至加低斯(十章十一節至二十章,二十一章五至九節)
一 第二大段包括以色列人從西乃山出發直至第二次重臨加低斯的過程,時間約有三十七年十一個月。
二 第二大段是講以色列人最慘痛的失敗,一再的得罪神、背叛神,前後計有八次之多:

(一)在他備拉發怨言。(十一1~3。)

(二)因食物而發怨言。(十一4~35。)

(三)毀謗神所設立的領袖(十二,參讀帖前五12~13,彼後二10,猶8~9)—從米利暗的事上接受教訓。

(四)不信神給他們迦南地的應許。(十三1~十四38。)

(五)不信神向他們的公義判決。(十四39~45。)

(六)不服神所安排的權柄和職分(十六~十七)—從可拉、大坍、亞比蘭等的事接受教訓。

(七)因口渴而發怨言。(二十2~13。)

(八)因路程難行及糧食不足再發怨言。(二一4~9。)

在這段時期中,以色列人在神面前沒有歷史之可言,幾乎等於空白。

三 除了失敗的記載以外,第二大段還講起:

(一)獻祭的條例,(十五,)

(二)祭司與利未人的職分和權利,(十八,)

(三)潔淨污穢的條例。(十九。)

三 在摩押(二十一章一至四節,十節至三十六章)

第三大段記載以色列人的得勝。雖然他們仍有幾次的失敗,但總起來說,他們因著信靠神而得勝。

一 戰勝亞拉得王。(二一1~3。)
二 戰勝亞摩利王西宏。(二一21~31。)
三 戰勝巴珊王噩。(二一33~35。)
四 巴勒和巴蘭的事(二二~二五)—巴蘭是一個墮落的先知,新約聖經中好幾次題及他,作為信徒的鑑戒。『巴蘭的路』(彼後二15)是指著他曾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,曾以出賣恩賜為求財的方法,並且也曾以禱告企圖更改神的心意而遂其私慾。『巴蘭的錯謬』(猶11)是指他不認識神的憐憫和恩慈,以為聖潔的神必定會咒詛有罪的以色列民。『巴蘭的教訓』(啟二14)是指他教導巴勒以罪行來敗壞那不可咒詛的百姓。(民二五1~3,三一16。)
五 第二次數點以色列人(二六)—第二次的數點的結果比第一次少了一千八百二十人。
六 分配產業的律例。(二七1~14。)
七 摩西的承繼者—約書亞。(二七15~23。)
八 獻祭和許願的條例。(二八~三十。)
九 戰勝米甸人。(三一。)
十 準備進入迦南地。(三二~三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