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篇 基督反宗教,顯明祂是元首並成全祂的身體

前一篇信息,我們從馬太福音看見,基督是『新』的一切。祂是新郎,是新布,還是新衣,又是新酒、新皮袋。新郎、新布、新衣、新酒、新皮袋,共有五樣新。在祂沒有陳舊,一切都是新的。現在我們要從十二章,進一步來看基督是怎樣的一位人物,祂如何與宗教相反。

基督第一次反安息日顯明祂是元首

十二章給我們看見,主耶穌到了麥地。(1。)主為甚麼要去麥地?是祂走迷了路,還是無所謂的到那裏走一走?其實,都不是。我們主的所行所為,都具有深意。麥地必定不是作禮拜的地方,在麥地裏連座位都沒有。然而,麥地裏有可喫的東西,但不能文明的喫,只能粗野的喫。我們的主,是在安息日到了麥地。一週之中有七天,但主在頭六天不到麥地,偏偏等到第七天纔去。相信主在第七天安息日作這事,必是要給法利賽人看見,祂就是要翻掉宗教。

主到麥地去,為甚麼法利賽人也在麥地?法利賽人或許是作巡邏的,要看安息日有沒有人出來,若是有人犯安息日,就把他捉住。這一天很不巧,也很巧,主耶穌帶著門徒在麥地裏喫麥穗,就給法利賽人巡邏看見了。聖經記載這事就是要給我們看見,主來了,祂不守宗教規條,也不管文化傳統。祂在安息日出來行動,反了安息日。同時,祂帶著門徒,在麥地喫麥穗。那個喫法也是不按規矩喫,而是生的喫,野的喫。主根本不在乎宗教,也不在乎文化,祂只在乎祂自己。

那麼今天的召會是聖殿呢,是禮拜堂呢,還是麥地?是麥地。我們的聚會是麥地,我們的召會也是麥地。如果我們的聚會是叫人守規矩,肚子卻挨餓,那就真是禮拜堂了。甚麼叫麥地呢?麥地沒有規矩,只有喫飽。主耶穌帶著門徒經過麥地,掐起麥穗喫,既沒有盤,也沒有碗,就這麼『亂糟糟』的喫。然而,外面亂糟糟,裏面卻有享受;外面亂糟糟,裏面真是飽足;外面不守安息日,裏面卻滿了安息。

當猶太人都守宗教規條的時候,我們的主不守,祂進到麥地。這表示,主是反宗教、反文化的;祂這樣作為要叫祂的門徒得飽足。法利賽人看見,就對主說,『看哪,你的門徒在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。』(2。)意思是他們犯安息日了。主耶穌卻說,『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作的,你們沒有念過麼?他怎樣進了神的殿,他們且喫了陳設餅,就是他不可喫,跟從他的人也不可喫,惟獨祭司纔可喫的。』(3~4。)主耶穌這話的含意太大了。在這裏主是對他們說,『我就是今天的大衛,這些跟隨我的門徒,就是跟隨真大衛的人。你們的祖宗大衛不過是影兒,我纔是實體,我是真大衛。』

不僅如此,聖殿裏的陳設餅是給祭司喫的,但是在大衛出來作王時,祭司已經出了問題,墮落、荒涼、失敗了,祭司時代過去了。現在君王來到,時代轉變了。所以,主耶穌的意思是說,『你們要懂得,我來了,時代轉變了。我不僅是更大的大衛,不僅是真大衛,我還是轉移時代的人。大衛一來,祭司時代就轉成君王時代;我來了,舊約時代就轉成新約時代。舊約要守安息日,新約不守了。』感謝主,時代轉變了。主是真大衛,跟從大衛的人還能挨餓麼?我們聚會敬拜主,裏頭就滿足,越敬拜越飽足。主耶穌不管教條,只管喫飽。

主耶穌回答法利賽人之後,又接著說了一段話,意思是即使祭司時代沒有轉成君王時代,祭司在安息日在殿裏作事,犯了安息日,還是沒有罪。在殿以外有安息日的規條,在殿裏面沒有規條,一到殿裏就自由了。主耶穌說,『我告訴你們,在這裏有比殿更大的。』(6。)主耶穌比殿更大,祂的門徒在比殿更大的主裏作事,所以沒有罪。人在基督以外就受捆綁,一在基督裏就釋放了。

今天,我們是在基督裏,還是在基督之外呢?是在基督裏。在殿裏有自由,然而在這裏,有一人比殿更大。基督不僅是更大的大衛,祂還是更大的殿。祂是大衛叫我們得飽足,祂是殿叫我們得自由。

主耶穌末了又說,『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。』(8。)意思是說,『我是主。我願意設立安息日就設立安息日,我願意把安息日丟掉就丟掉。』祂不僅是真大衛,是更大的殿,祂還是安息日的主。我們把這些擺在一起,就看見祂就是元首基督。哦,耶穌是主,我們在祂裏面就有飽足,有自由,有安息。

基督第二次反安息日成全祂的身體—召會

聖經的記載很特別。主這次反了安息日,接著又反了一次。主一再的反安息日,就是和安息日作對。這一次不是在麥地,乃是在會堂裏。在會堂敬拜的人當中,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。主耶穌就在那裏和法利賽人衝突起來。到底在安息日該不該治這個人呢?主耶穌說了一個比方。祂說,『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,若在安息日掉在坑裏,不把牠抓住拉上來?』(11。)主耶穌這話就叫我們領會,這枯乾了一隻手的人,一面是祂的一個肢體,一面是祂的羊。你若懂得聖經,慢慢就會看見,肢體是為著身體,羊是為著羊群。無論是身體也好,是羊群也好,都是召會。召會就是羊群,就是身體。現在這裏有一隻羊掉在坑裏,也就是有一個肢體枯乾了,到底治不治呢?你是顧你的安息日呢,還是顧你的羊,顧這肢體?你是守你的教條、教規呢,還是顧你的肢體?這是非常清楚的,我們的主不管教條,不管教規,祂只管祂的肢體,只管祂的羊。能把祂的羊救上來,能把枯乾的肢體治活,祂就滿意了。

有一段時間,因著主的帶領,我們中間有所謂埋葬老舊的事。這個埋葬一來,就觸犯了教條,基督教裏就有人喊說,『這是個異端,受浸只該一次。』聖經中有甚麼地方說,受浸只該一次?聖經只說要受浸,聖經沒有說一定受浸一次。受浸一次的規定是從宗教、傳統來的,結果受浸就變作一種入教禮。其實在聖經裏,受浸並不是入教禮,而是一個事實的見證。我信主,與主聯合,與祂同死了,所以祂埋葬了,我也到水裏埋葬;祂復活了,我也和祂一同復活。不僅如此,我還浸到三一神裏面。這不是一個儀式,一個規條,乃是一個屬靈的實際。

許多基督徒把受浸弄成了一個虛空的儀文,死的規條。即使在我們中間,受浸也變作一個規條。許多地方召會,通常都是先傳福音,後記名,再看望,而後受浸談話。比方,有個聽福音的人,來受浸談話,負責接納的人就問:『某某先生,你信有一位神麼?』『信。』『你信神愛世人?』『信。』『神打發祂兒子來為我們死,你信不信?』『信。』『我們人都有罪,你有沒有罪呢?』『有。』『耶穌替你死了罷?』『是的。』『你禱告過沒有?』『有一點。』『認罪了沒有?』『認了。』『你得救了沒有?』『差不多。』『不要說差不多,聖經說信就得救,你是不是一信就得救了?』『是,是。』『聖經也說,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,你應該受浸。你要不要受浸?』『好阿。』『成了,下個週日有受浸聚會,請你來。』

到了下個週日,這個人帶著衣服來了,到更衣室換好衣服,就坐下聽受浸的意義。講道的人說,『為甚麼要受浸?因為你已經和主同死了,現在要一同埋葬。你和主一同埋葬,就一同復活。』這位初信者表面上好像聽懂了,但下意識還是認為這是個入教禮。等到他回家,在會所聽到的那一套,早就忘到九霄雲外。他下意識裏的那個認知,卻一輩子不會忘:『我已經領洗了,我入教了。』

可憐的基督教,把屬靈的事實弄成了教條,弄成了規條、儀文。所以,歷代主就興起反應來。祂先興起發抖的人,就是貴格會。(『貴格』英文是Quakers,意思就是發抖的人。)他們說,『聖靈來了,澆灌在我身上,我就發抖;這一抖就可以了,不必到水裏,也不必用水灑。』所以,貴格會的人根本不要水浸,也不要水洗,他們只要發抖。不過,現在貴格會的人也不大發抖了。這是主當時對基督教儀文所興起的反應。

慢慢的,主又興起像賓路易師母(Jessie Penn-Lewis)這樣的人,她相當認識屬靈的事,但是絕對主張不要水浸,不要水洗。她說,『那沒有用,那是形式,是規條。你所需要的是靈浸,你要在聖靈裏。』同樣的,這兩年主在我們中間興起埋葬,相信這也是一個反應。就我們而論,我們連作夢也沒想到這個埋葬,乃是主自己興起這件事。因為到了一個時候,從洛杉磯開始,一班弟兄姊妹在聖靈的運行下,覺得自己真是老舊,實在願意把自己埋葬了。就這樣,埋葬開始了。初始的時候,大家是蜂湧而上的,一個一個浸到水裏去埋。還有人等不及,就自己跳到水裏。眾人都覺得,我埋了罷,把我這個敗壞的自己埋了,把這個愛世界的自己埋了,把這個老舊的自己埋了。

的確,有好些弟兄姊妹埋了就活了,他們活得不得了。豈知這一作,卻引起人的反對,說,『你們作甚麼?受浸只該一次,你們犯規了。』這些埋葬的人,從前不是去跳舞,就是去看電影,也沒有人說他們犯規。現在他們這一埋葬,活了,反而有人批評、定罪他們犯規。

請想想看,主耶穌是為著這些規條麼?如果你我個個都是半死的,都是枯了一隻肢體的,你枯左手,我枯右手;你枯左腿,我枯右腿;你枯著手守安息日,我枯著腿守安息日,雖然都守安息日,但這有甚麼價值?難道主是要這種的守安息日麼?絕對不是。主乃是要打破這個安息日,祂偏偏在安息日作工,叫枯乾一隻手的人恢復過來。同樣的,主耶穌在乎那一次受浸,守那個教條,守那個教規麼?還是祂願意你埋一下就活了?

我們的主並不重在叫人守規條,祂只重在祂的羊從坑裏出來沒有,祂的肢體活了沒有。你若是沒有活,你浸也不對,不浸也不對,一次浸也不對,多次浸也不對,甚麼都不對。你若是活了,阿利路亞,這就好了。主不在乎一次浸,或兩次浸,祂只在乎你活了。

基督是與宗教相反的神蹟

馬太十二章不僅記載主耶穌兩次反安息日,也給我們看見,祂自己是與宗教相反的神蹟。當時有幾個宗教代表人物,經學家和法利賽人,來對主耶穌說,『夫子,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。』(38。)主耶穌說,『除了申言者約拿的神蹟以外,再沒有神蹟。』(39。)祂接著說,『約拿怎樣三日三夜在大魚腹中,人子也必照樣三日三夜在地心裏。』(40。)主的意思是,祂就是約拿,祂要被埋葬,從死裏復活,這就是神蹟。死而復活的基督叫人得生命,叫死了的人活過來,這是最大的神蹟。

不僅如此,主又說,祂還是更大的所羅門。你接受祂作約拿,死而復活得了生命,祂就作所羅門,在你裏面作王,叫你有智慧,這就是神蹟。神蹟不是別的,神蹟就是復活的基督,作王的耶穌,賜人智慧的基督。

從主耶穌這些話看來,甚麼都是祂自己。大衛是祂,殿是祂,安息日是祂,約拿是祂,所羅門也是祂,結果祂是一切。祂是更大的大衛、更大的殿、安息日的主、更大的約拿、更大的所羅門。祂叫我們飽足,叫我們自由,叫我們得安息,也叫我們得恢復。祂更叫我們變作活的羊,活的肢體,成功作祂的身體。祂給我們死而復活的生命,也給我們智慧。頭一次祂反安息日,顯明祂是元首。第二次祂反安息日,恢復了祂的身體。這是極大的奧祕,就是基督與召會。(弗五32。)元首基督和祂的身體,乃是反宗教、反安息日產生出來的。有宗教就沒有基督,有宗教就沒有召會;反宗教纔有基督,纔有召會。

一九七○年十二月三日講於臺北特別聚會

原刊於一九七一年二月『話語職事』第二百三十六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