蹧蹋自己與實用主義

讀經:馬太福音二十六章六至十三節。

這段聖經,我已經講過兩次,所以這段聖經裏所包含的許多意思,我不再重複題起。這裏所題起的是馬利亞的事,可是這一卷福音書裏,並沒有把馬利亞的名字題出來。在別的福音書裏,是題起馬利亞來的。所以我們知道,這裏所說的一個女人就是指著馬利亞。為何馬太福音只說有一個女人呢?這是告訴我們,這女人所作的事,不一定是名叫馬利亞的纔能這樣行,乃是普通的女人都可以這樣作。這裏用女人是表明對於作這件事的人,並無所專指。另外,這裏所以隱名,所以只說有一個女人,是表明作這事的人並不算得甚麼,乃是主是配受人注意的。

我們都知道,馬利亞的家裏並沒有僕人,她家裏除了她的姐姐馬大,和弟弟拉撒路之外,並沒有別人,所以是她自己服事主的。我們也知道,她們的家並不是富有之家。但是,有一件希奇的事,就是馬利亞買了一瓶真哪噠香膏,(這是別的福音書告訴我們的,)並且這瓶香膏是至貴的真哪噠香膏,所以這香膏必是很貴的。(就是在現在,也沒有這樣貴的香膏。)她這樣作,就受了許多人的批評。他們說,她用油在耶穌頭上抹一抹,就花了三十多兩銀子;若把這錢賙濟窮人,就可分給許多人。但是主說,普天之下,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,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事。所以,我相信福音傳到那裏,馬利亞的事也必在那裏述說。如果福音傳到那裏,而不述說馬利亞的事,就不應該。若有福音,就該有馬利亞的事。換一句話說,若有人懂得福音,就必須讓他知道馬利亞的事。可惜,在許多地方,福音已經傳開了,但馬利亞的事卻並未傳開。

有的人不懂,就要問說,為甚麼三十多兩銀子有這麼大的效力?是的,這三十多兩銀子,是有這麼大的效力。因為主耶穌被賣給人,也只值三十多兩銀子。請你們不要誤會我的話。福音值三十多兩銀子;仇敵對於主耶穌的估價,也是三十多兩銀子。換一句話說,第二個三十多兩銀子,並不是三十多兩銀子,乃是在仇敵看,只值得三十多兩銀子。換一句話說,一玉瓶香膏是值三十多兩銀子,是馬利亞把自己出賣了。再換一句話說,馬利亞自己就是這玉瓶裏的香膏,她是裝在玉瓶裏被賣給主的。

為何一面傳福音,一面也要述說馬利亞的事呢?因為每次福音傳開時,都需要馬利亞的事,來繼續維持真理的平均。若在一個地方只傳福音,沒有傳馬利亞的事,就所傳的真理是偏的。人們頂容易只傳福音,而不傳說馬利亞的事。為甚麼呢?並沒有別的緣故,只因福音也會有傳得過度的危險,而無相當的平均。今天傳福音頂容易。在我們和在世人中間所傳的福音,就是只叫福音來滿足我們。我們信主耶穌,是為叫我們上算、快樂、過得去、有所得著。如果我們上算、快樂、過得去、有所得著,我們就喜歡。許多人信基督,只到免死得救、不下地獄、有永生、上天堂的地位;許多人信基督,並未信到肯把自己獻給主的地位。許多人傳福音,是告訴他們出死入生、免刑罰、得永生、得救等事,這些人都喜歡聽。你若告訴他們,信主後,從今以後當把自己奉獻給主,順服主,作祂的囚犯和奴隸,他們就不要。許多人只看見得救是脫離刑罰,沒有看見得救是脫離自己。許多人的得救,不過是脫離地獄的得救,並沒有看見也是脫離世界的得救。許多人只看見得救是得永生享福,沒有看見得救是被主得著。若是完全都放在主的手裏,被淘汰的人就多了。

在主耶穌的時候,就有這種顯然的分別,這事特別是記在路加福音上。在那裏曾記載一個主人擺設大筵席,叫僕人去把瘸腿的、有殘疾的人,都請來赴席。這是福音的筵席,有頂多人來赴。(十四16~24。)主是把福音的筳席給人喫,不管誰都可以來。當時人真來了,聖經記載說,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。(25。)他們這些人想:福音真好聽,因為是神的兒子口中所說的恩言。但是,頂希奇,主接著說,凡不背著十字架跟從我的,不能作我的門徒;凡愛父母過於愛我的,不能作我的門徒;凡不撇下這世界裏一切的,不能作我的門徒。(26~27。)主在傳福音後,立刻題到我們和主的關係。

許多人對於得救,只有免刑罰、不下地獄的思想,沒有基督的思想。許多人信基督,不是為著基督的可信而信,只因著信基督是一個辦法,叫他可以得救。許多人並沒有看見信基督是因基督是目的,只看見我們靠著基督可以到神面前,可以上天堂。主耶穌說,我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許多人信基督是道路,是方法,並未看見基督是生命。他們想:我所以靠基督,是因為基督是好方法,可以叫我得救。許多人想:靠著基督可以到神面前,可以上天堂,可以得救;並沒有看見基督是生命,是目的。許多人想:我們要上天堂,要免刑罰,要得救,自己又不能作得到,就只好叫基督來幫忙,所以基督是手續,不是目的。換一句話說,基督是作他們得救的手續,來達到他們的目的;基督這個人,並不是他們的目的。許多人相信主得救,只有手續,並沒有目的。他們對於基督所要成就的事,並不懂得。所以,福音在我們中間有這種危險。所以馬利亞的事就必須述說。因為聽信福音是不彀的,我們應當聞著香膏的香氣。因為得救並非為自己,一切都是為著基督。這是馬利亞的故事。

在一個主日學裏,有人問一班小孩子說,你們誰願意作拉撒路,誰願意作財主?有的小孩說,我願意作拉撒路,因為在將來可以享福。有的小孩說,我願意作財主,因為將來如何,我還不知道。有一個小孩卻說,我活在世上時,願意作財主,我死後,願意作拉撒路。多少基督徒也是這樣想:最好活在世上時享福,死後也享福;最好在兩個世界中都作頭。這是許多基督徒今天所走的路。今天的馬利亞,就是活著作拉撒路,死後也作拉撒路。她死後如何親近神,她活時也如何親近神。她死的時候如何把世界放在一邊,她活著的時候也如何把世界放在一邊。她死後是作拉撒路,她活著也作拉撒路。這就是馬利亞的故事。

我們在這裏,不是不注重傳福音,我知道我們是注重傳福音的。但是主耶穌說,若在一千或在一萬個地方傳福音,也當傳說馬利亞的故事。若只傳福音,危險就在這裏。所以,必須要傳說馬利亞的故事。一面你必須得著福音,一面你必須把你的一切給主。保羅說,『一人既替眾人死,』這是福音。但是,他並不停在這裏,下文說,從今以後,『是叫那些活著的人,不再為自己活,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。』(林後五14~15。)這就是作馬利亞所作的事。主是替我死的主。祂替我死而復活的目的,是叫我為祂活著。這裏頂清楚告訴我們,沒有基督徒光得救而不受苦難的。我們不只是被定規為著信主耶穌的,也是被定規為著主受苦的。這是保羅說的。所以我們應當知道,我們是被定規來信主耶穌,也是被定規來為主受苦的。許多人信基督,只信到叫主耶穌使他們快樂的地步;沒有信到使他們因主耶穌的緣故而受痛苦的地步。多少人不知道甚麼是信基督,信到他們因主耶穌而受痛苦。但是感謝神,這痛苦是寶貴的!許多人信主耶穌,只信到將來進天堂,並未信到今天出世界;許多人信主耶穌,只信到蒙神悅納,並未信到被人恨惡。但是,一個完全的信徒,一個完全屬基督的人,就是一個信主耶穌信到一個地步,能被神悅納,也能被人恨惡的人。所以馬利亞的事,必須繼續在傳福音之後,所以馬利亞的事,必須傳說。今天信福音的人頂多,像馬利亞的人卻不多。盼望我們今天不只信福音,也作馬利亞那樣信福音的人。

『有一個女人,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,趁耶穌坐席的時候,澆在祂的頭上。』(太二六7。)在馬可福音是記著說,她把玉瓶打破了,把香膏澆在主的頭上。(十四3。)當她這樣作後,就有猶大領頭說,她這樣作,是暴殄天物;她這樣作,是把三十多兩銀子枉費了。他說,這三十多兩銀子,可以賙濟窮人。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,這是甚麼主意?這是甚麼目的呢?另外,馬利亞把香膏倒在主身上,又是甚麼主意?又是甚麼目的呢?

馬利亞所作的

我們先說馬利亞。她把香膏倒在主的頭上和身上,是為主安葬用的。在馬利亞想來:我看見祂使我的弟弟從死復活,祂也常常住在我們家裏,祂常到伯大尼來。祂真是我可愛的救主。祂曾四次告訴門徒說,祂要死,(見太十六21,十七22~23,二十18~19,二六1~2,)門徒卻不懂祂為甚麼要死。我卻知道祂死是為我。當祂死後,必有人用香膏、乳香、沒藥來膏祂,但我不願意到祂死後纔作這事,我要在祂活著的時候,就把香膏、乳香、沒藥倒在祂身上。我要把我的一切都倒在祂身上。等祂死後,再把這些倒在祂身上,有甚麼用處呢?不如趁祂活著,把香膏倒在祂身上罷!你們想看,一玉瓶香膏,三十多兩銀子,是頂貴的了,就是在現在,也沒有這樣貴的香膏,所以在當時可說是極品了。

她在甚麼時候作這件事呢?在主坐席的時候。就是在主快樂、不覺的時候,她偷偷的作。她不讓主知道,也不告訴主。她趁著眾人沒有作這事之先,偷偷的作在主身上。這是甚麼意思呢?因為許多人要救恩,不要救主。許多人寶貴救恩,不寶貴救主。許多人寶貴基督教,不寶貴基督。許多人寶貴救贖的工作,不寶貴救贖主。許多人寶貴基督的十字架,不寶貴釘十字架的基督。許多人問說,我若信主耶穌,有何利益?這是他們的第一句話。他們並不說,我若信了主耶穌,我與主耶穌該有何等感情?惟有馬利亞知道這個。這就是不同點。她知道主為我死、為我復活,我該把我的感情和一切都給祂。我這中等資產家庭中的人,該把一切都化為真哪噠香膏倒在主身上。馬利亞是把一切都倒在主身上。只有馬利亞知道主的死。到七日的第一日,有好幾個女人都到主的墳墓那裏去,要把香膏、沒藥倒在主的身上。但是,太遲了!只有這個女人來得及,其餘的女人都來不及。因為只有她知道主的死,只有她有奉獻、有供物。

門徒的態度

門徒以為馬利亞這樣作是枉費、是蹧蹋。門徒以為,拿這三十多兩銀子,去賙濟窮人更好。今天在教會裏,也有這兩大原則。一班人像馬利亞那樣,把甚麼都給基督,以為基督配得一切;因為基督和我有感情,我就把一切都給祂。還有一班人就是要顧到實用方面的。這一方面,是以馬利亞的心作主的人;另一方面,是以理智作主的人。這一方面,是以心作主的人;那一方面,是以事情、辦法作主的人。若按著事情來說,我個人也說馬利亞這樣作是枉費、是蹧蹋。但是,信徒中被愛所吸引的不多。愛是生命,愛是歸宿,愛是一切。莫說三十多兩銀子,就是三千、三萬多兩銀子,也算不得甚麼。問題不在東西的價值如何,問題是在對方的價值如何。問題不是東西,問題乃是人的價值。人所貴重的,莫過於他所愛的東西。他所獻上的貴重物品值得多少,就主耶穌也值得多少。許多人在奉獻錢財時,要算來算去。其實不是算錢財的數目,乃是算主到底值得多少?你獻給祂多少,也就是表明祂值得多少。你不能給祂那麼多,就是祂不能值得那麼多。請你們記得,一玉瓶香膏,一玉瓶真哪噠香膏,說出基督的價值。這瓶香膏,並不是說出馬利亞的奉獻,乃是說出神和基督值得多少。一個人肯為主犧牲,並非這人出得多少,乃是基督值得多少。殉道者所以肯捨身,並非殉道者犧牲值得多少,乃是看出主值得我們的生命。每個肯刻苦、和奉獻的信徒,是表明基督值得多少。每個肯把時間奉獻為主的,是表明基督值得多少。基督徒所以肯獻上一切,並沒有甚麼別的緣故,只因為基督值得一切。

我要用事情和代價的比方來說,你買一件東西,出多少錢,就是表明那件東西值得多少。價和值永遠是平均的。出多麼大的代價,就得多麼大的物品。一隻錶若值五圓,你只肯出五圓去買牠,你不會肯給六圓的。所以你出的五圓,就是表明你的錶值五圓。你的五圓,也就是等於牠的五圓,因為價和值是平均的。價的多少,就是等於值的多少。你對於主出多少價,就是表明主值多少。

門徒的看法是這樣:三十多兩銀子,可以賙濟多少窮人,也許彀養活他們幾個月。這樣,這錢是作了有實用的事。今天教會裏就是分這樣的兩班人。一班人看見主愛我,就甚麼都該奉獻給主,甚麼都該歸給主;不顧是非、得失和成敗,只顧主心的喜樂;就是頂不上算的事情,也是可以作的。另一班人,以為當把我們的一切,放在有用的地方。那裏有用處,就放在那裏;那裏有功效,就放在那裏。你若肯那樣作,你就能使更多的人得救;你若肯那樣作,你就會幫助更多的人;你若肯那樣作,你的工作就更大。朋友們,這種的實用主義就是猶大的原則!

『何用這樣的枉費呢?這香膏可以賣許多錢,賙濟窮人。』這話是猶大第一個說的,門徒隨後也附和他這麼說。約翰福音所記猶大的光景,是別的福音所未說起的。猶大真是經濟學家。如果甚麼時候經濟學進入我們的心,愛就要出去了。如果我們能與基督算經濟,愛就出去了。今天許多人顧念的是:我們若這樣作,就更有效果;我們若肯那樣作,就有更多、更大的用處。但是,主的問題是:這事是否為我的?主對著我們說一句話:『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,只是你們不常有我。』這是頂重的話。換一句話說,你們作工的時候頂多;你們愛主的機會,只有主活著的時候。今天是我們惟一彰顯愛主的時候。在千年國度時,我們作工的時候多得很。馬太二十五章裏說,人在小事上忠心,主要派他管大事。在國度裏纔是我們作大事的時候。哦!窮人多得很,工作多得很;但是,今天的問題是:我們愛主的心如何?我不是說,我們在永世裏不愛主,但是,彰顯愛主的機會,乃是在乎今天。那天,我們看見主而愛主,並沒有甚麼希奇。今天,我們還沒有看見主就愛祂,纔是好呢!今天,我們並未看見主就信祂、愛祂,是多麼好的事呢!

從愛看來,今天沒有一件為著主作的事是不值的;沒有一樣為著主捨的、花了的東西是枉費的、是蹧蹋的。從屬世的眼光看來,馬利亞一舉手而花了三十多兩銀子,不切實用,徒然枉費,真是糊塗。如猶大者腳踏實地、實事求是、處處以人類為思想,真是精明。但是,主是盼望教會充滿了糊塗的馬利亞,而不願有一個精明的猶大。主在這裏替教會一次定規、永遠定規了,到底教會生活的原則是因愛基督呢,或者是憑著實用主義呢?

另外還有一件事,我們也當注意。我們應當小心,不用我們魂的力量,和肉體的力量。我們應該約束自己,管住自己,更不用自己的理智,更不用自己的力量來作工,來叫工作更大、更發達。許多人所作的,看起來倒好像是為著主作的,其實並沒有為著主;好像是促進基督的國度,其實並不是促進國度。可惜,他們這樣作,不過是賣了香膏來賙濟窮人。如果我們能賙濟五十或五百、五千或五萬窮人,而主的頭上卻沒有香膏,這又有甚麼用處呢?今天人都記念窮人(罪人、教會、工作),卻忘了主頭上沒有香膏。有多少是為著主的喜悅作的?有多少是為著工作的需要作的?今天缺乏大纔小用的人。感謝神!從主耶穌那時候直到今日,還有不少肯枉費的人。保羅就是其中之一。這個人這麼年輕,就能在猶太人中有地位。他在猶太的歷史中,必定能作猶太人的一顆明星。但是,他卻作了拿撒勒人耶穌的門徒。這豈不是枉費了麼?他曾在迦瑪列門下受教,他的哲學很不錯。他能學習更好更多的哲學,或能成為最有名的哲學家。但是,他卻跟隨了一個加利利的木匠作門徒,這豈不是枉費了麼?像他這樣的人,我們從已往的教會歷史中看來,是頂多的。如果我們把這些有天纔、有知識、有口才、有思想的人,放在政治界、文學界、商界、哲學界、科學界中,他們必定作超乎常人之上的人。但是,他們所作的,世人說他們是枉費了的。感謝神!基督值得這一切。這些人不過像一瓶倒出來的香膏,一陣陣的倒在主頭上。但是,世人說他們枉費了;教會中的人也有說,他們是枉費了、蹧蹋了。

但是不只這樣,就是在所謂的教會中間,還有作一個『不枉費』的人的可能。許多人把實用主義,帶到教會中來。他們算成本、講利益。他們所思想的是工作,不是主。他們所顧念的是需要,不是主的歡心。他們所注意的是效果,是多少人得救,多少人得幫助,不是嚴格的遵行主的旨意。主今天特意開我們的眼睛,叫我們看見實用主義是祂所棄絕的。感謝神,我們活在這裏不必理窮人—和窮人所代表的一切—我們只要注意祂的喜樂就彀了。不然是何等的難呢?因為若是沒有聰明、會打算的人,就不能作得好了。

實用主義的大危險,就是牠要代替主所喜悅的。牠比世界的污穢好些,但是牠又不是主的心意。無知的人很容易以為,實用主義就是叫神喜悅的主義。

今天在教會裏的問題,是工作大不大?是所作的工,能不能作報告?有沒有實利?按世界經濟學的看法,猶大是比馬利亞更好。按世界的經濟學看來,猶大的辦法,可以賙濟窮人,養活他們幾個月,或能叫更多的人得益處。猶大是講實用實利,所以說猶大比馬利亞更好。但是,救恩的目的,並不是注意你和我進天堂的問題,乃是注意你和我與基督的關係。不是你和我在地上的關係,乃是你和我與基督的關係。一個人可以在地上救許多人,賙濟許多窮人,幫助了許多人。但是,主可以說,我有一件事要責備你,你已把當初的愛心失去了。(參看啟二2~4。)人可以有工作、勞碌、行為等等,卻失去了一件,就是愛心。

比方,有一個人的妻子,整天為著丈夫忙碌,也肯順服丈夫,但是同時,她的心卻愛別人,這個人願意麼?也許你寧可有作事笨些或馬虎些的妻子,卻是全心為著你的。若是她作事為著你,心卻為著別人,你必不喜悅。所以神不是喜悅我們賙濟三十或五十個窮人,神不是喜悅工作多麼大,神不是喜悅我們作工事奉主;神所要的,是要我們的心倒給主。所以我們應當看見這兩個大原則:有一班人說,我最寶貴的,就是我的一切,我的心血,都要傾倒給主。另一班人的口是為著主,心卻是為著工作和『用處』。今天人是要有『用處』,今天人是怕失去『用處』。感謝神,今天在地上,有人並沒有『用處』。感謝神,今天在地上,有人把自己的『用處』蹧蹋了,卻叫基督有所得著。

我所常題起的和教士,按我看來,現在活在世上的人中,沒有一個像她那麼像馬利亞的。她真是把她自己蹧蹋了。當她被帶到墳地安葬時,有一位弟兄講起馬利亞的故事,說她所作的,是盡她所能的,像馬利亞一樣。我以為這位弟兄所說的真是對。她真是像馬利亞。現在活在世上的人中,少有像她那樣的。當她在世時,我曾有一次問她說,『作工的條件是甚麼?』她說,『作工的條件,就是肯為神不作工。』一個人肯為著神伏在門背後;肯為著神作個不足稱道的人,這樣的人纔配作主的工。

『她在我身上作的,是一件美事。』(太二六10。)『她所作的,是盡她所能的。』(可十四8。)換一句話說,馬利亞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裏。你和我需要一個估價,把我們的一切都花在基督身上。換一句話說,就是把一切都蹧蹋在基督身上。今天你若沒有蹧蹋完了,你還不彀。今天有許多人,若不肯蹧蹋的話,是很有用處的人。他們可以作文學家、科學家、或作醫生。但是,他們卻為基督蹧蹋完了。今天神呼召人為著基督來蹧蹋自己!朋友,你盡了你所能的沒有?主能對馬利亞說,她盡了她所能的!你盡了你所能的麼?哦!福音傳到那裏,蹧蹋也傳到那裏;福音傳到那裏,為主的緣故,許多人更大的用處、更大的工作失去了;福音傳到那裏,看效果、看結果的心失去了;福音傳到那裏,一切都倒在基督身上了。倒在基督身上,沒有一樣是蹧蹋的,沒有一樣是枉費的,乃都是實在的。感謝神,窮人和工作算不得甚麼。問題並不是窮人得著甚麼利益,社會得著甚麼利益,問題乃是主得著甚麼。今天教會裏的人是問:窮人、社會、和弟兄姊妹得著甚麼?但是,我們應當問:主得著甚麼?但願福音在這裏傳過,馬利亞的事也在這裏傳過。但願福音在這裏傳過,作馬利亞的人也在這裏更多起來。—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