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在一的立場上與神同享基督

讀經:申命記十二章五至七節,十三至十四節,十七至十八節,提摩太前書三章十五節下至十六節上,希伯來書十章二十五節,詩篇二十三篇六節,二十七篇四節,三十六篇八至九節,四十二篇四節,四十三篇三至四節,六十六篇十三節,十五節,八十四篇一至八節,十至十二節,九十二篇十節,十三至十四節,一百三十三篇一至三節。

申命記十二章是豐富的一章。根據二至三節,以色列民需要毀除那些敬拜的中心、假神、偶像、以及那些名字。偶像不僅見於異教徒敬拜的中心,也見於天主教、更正教、以及獨立的基督徒團體。如果我們從這段聖經的話蒙光照,按屬靈的說法,我們就要毀除一切的地方、偶像和名字。

異教徒敬拜的中心,經常是在高山、小山、與青翠樹下。(2。)高山與小山表徵高舉一些基督以外的東西,青翠樹表徵一些美麗、有吸引力的東西。今天基督教敬拜的中心,也高舉一些基督以外的東西。原則上,這些敬拜的中心就是在高山或小山等高處。然而,神的百姓應該來到錫安山,神所選擇作團體敬拜獨一的地方。在各高處的敬拜乃是以色列人分散的因素。

原則上,我們必須毀除這些地方、偶像和名字。這樣作就是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。但如果我們堅持自己的選擇,那就是行我們自己眼中看為正的事。我們必須敬畏主,而去到祂所選擇的地方。

分裂的路

基督教隨從世界採用了分裂的路。從巴別開始,世人就分散了。分散的原因,是人們堅持自己的選擇與愛好。因此,今天人類的社會是完全分散的。召會不應該這樣。召會既是神所選擇的獨一地方,就不應該有分裂。這意思是,召會不應該隨從列國的習俗,或人類社會中異教徒的作法。然而從第二世紀起,召會已經因著一些諸如基督身位的意見等等的爭執而分裂了。基督論的不同學派,就是對於基督身位的研究,成了『高山』和『小山』。因此,召會的分裂,不全是因著惡事,反而主要是因著好事,甚至是因著對於基督的看法。

我們都知道,在宗教改革之後的幾個世紀中,基督教有了數以百計的派別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獨立的基督徒團體開始在美國興旺起來。在一九六三年有人告訴我說,單在南加州就有一千多個這類的團體。基督教的歷史證明,基督教效法世界最顯著的一點是分裂。異教徒憑自己的揀選、口味和愛好,那種分裂的情形,在基督教裏竟可以普遍的見到。即使心存分裂的思想,都是採行異教制度的路,就是列國習俗中分裂的作法。

以色列人進入美地的時候,隨處可以見到異教徒的敬拜中心。有些地方有壇,有些地方有柱像或木像,還有些地方有異教神明的雕像。迦南地滿了偶像;因此,神囑咐以色列百姓要毀壞這些東西,而來到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。原則上,我們今天也必須這樣作。

今天許多基督徒尋找所謂的教會,就像人上街買鞋子一樣。他們從一家店轉到另一家店,直到找著合乎他們心意的鞋。有些基督徒花上幾年的工夫,從一個敬拜的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,不斷尋找合乎他們口味,滿足他們願望的地方。這樣的基督徒是『串教會』的。我進入召會生活之前,我也作過這種的遊串。但我一來到主恢復中的召會,我就結束了這種的遊串。我知道我到了神所選擇的地方。

申命記十二章五節說,『但耶和華你們的神從你們各支派中,所選擇出來立祂名的地方,就是祂的居所,那是你們當尋求的,你們要往那裏去。』當以色列人進入美地之後,他們就不得效法列國的行為。他們不可隨己意選擇,而只可到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去。舊約其他卷書給我們看見,這獨一的地方就是耶路撒冷的錫安山,神的殿(神的居所)就是建造在那個地方。

神對敬拜的觀念

在神所選擇的地方,以色列人在神面前喫並且歡樂。(7。)申命記沒有一處說過,神的百姓到祂所選擇獨一的地方,只是單單『敬拜』。當然,他們盼望到主所選擇的地方去敬拜主,但不是照他們觀念所認為的,而是要照神的想法、觀念來敬拜。按著人天然的觀念,敬拜需要跪下、彎腰、俯伏在神面前。回教徒在回教寺就是這樣的敬拜。有一次我去參觀一座回教寺,正好是他們敬拜的時間。我注意到那些敬拜的人,都沒有享受的感覺。因為他們缺少享受,許多敬拜的人看起來比他們實際的年齡都要老些。十二章所講的敬拜,並不是跪下、彎腰、或俯伏在主前。根據這一章,敬拜是在主面前喫。神的百姓來到神所選擇的地方,要在神面前喫那些上好的祭物。

六節這樣說,『將你們的燔祭和別的祭,十分取一之物,和手中的舉祭,並還願祭、甘心祭,以及牛群羊群中頭生的,都奉到那裏。』美地最好的出產,要帶到主所選擇的地方,在主面前喫。以色列人需要把地裏出產上好的十分之一,保存起來,帶到神所選擇的地方去,同時把頭生的牛羊也留起來。一年三次—除酵節、五旬節、住棚節—他們把十分取一之物和出產帶到耶路撒冷神的殿中。在節期中,他們在主面前享受這些豐富。他們不許在家中享受這些特殊的部分;他們只能在節期,在神指定的地方享受。他們喫這些供物,就是敬拜神。他們把這些十分取一之物和祭物帶到正確的地點之後,都獻在壇上,然後他們就喫自己所獻上的這些祭物。其中有一部分是歸神的,一部分歸祭司,另一部分歸與奉獻的本人。因此,神的百姓享受美地豐富的出產,是在神面前與神一同享受。這是對神真正的敬拜。

你曾想到這是神所要的敬拜麼?申命記十二章沒有題到唱詩或禱告。根據這段話,正確的敬拜是在神面前喫美地豐富的出產。美地豫表基督,豐富的出產豫表基督的豐富。因此,神渴望從我們得著的敬拜,乃是我們在神面前喫與享受基督的豐富。我們都需要藉著更多喫基督,叫我們在屬靈上的『體重』增加。出埃及記、利未記、民數記與申命記,四卷書的中心點都是喫基督。如果不喫基督,我們就不能敬拜神。神所要的敬拜與享受基督有關。申命記十二章六節不同的供物和祭物,都是豫表基督作我們不同方面的享受。願我們都有深刻的印象,看見正確的敬拜乃是在於喫美地的出產,就是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,在神面前與神一同享受基督的豐富。

在基督教歷史的過程中,這種敬拜已經失去了。但我充分的確信,主正在恢復這種敬拜。在召會中,祂正帶領我們歸回真正的敬拜,來到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享受基督。我們在一的立場上,在神面前,與神一同享受基督。為著喫與享受基督的豐富,讚美祂!

喫與歡樂

七節也說,『在那裏,耶和華你們神的面前,你們和你們的家屬都可以喫,並且因你手所辦的一切事蒙耶和華你的神賜福,就都歡樂。』這指明以色列人不僅在主面前喫,也在祂面前歡樂。喫與歡樂是連在一起的。當以色列人在神面前享受美地出產的時候,他們就歡樂。若沒有迦南地的豐富,他們就沒有食物,也就沒有歡樂的原因。喫與歡樂都是因著豐富。許多時候,我們被請去喫筵席,當食物擺到桌上時,我們都很歡喜。同樣的原則,基督的豐富乃是我們在神所選擇之地歡樂的因素與原因。

正當召會生活的四個特徵

前一章我們指出正當召會生活的四個特徵:名字、居所、享受與歡樂。說召會是神的居所、神的住處,意思就是說,神的同在是在召會中。神不是僅僅來看一下召會,也不是僅僅暫住一下,好像召會是汽車旅館一樣。召會既是活神的殿,就是神的家、神的居所。因此,神的同在是在召會中。在召會中我們享受基督的豐富,並且在主裏歡樂。這就是正當的、真正的、正常的召會生活。在這裏我們有主的名和祂的同在。我們是到召會來會祂,見祂,享受祂的同在。在這裏我們與神一同享受基督的豐富。當我們享受這些豐富的時候,我們就在主裏歡樂。

我們許多人能作見證,我們在別的地方得不到主的名和主同在的實際。不僅如此,我們也享受不到基督的豐富,並且沒有歡樂。正當召會生活的四個特徵,在今天大多數基督徒的敬拜中心,簡直都找不到。在那些地方,外表上可能有基督的名字,但實際上並沒有主的名。此外,在那些地方也沒有主的同在。陶恕(A. W. Tozer)在他所寫『召會中基督權柄的衰微』(The Waning Authority of Christ in the Churches)那篇文章中,也強調這一點。根據我們的經歷,我們也能見證說,在許多基督徒敬拜的中心,對基督沒有享受,也沒有由此而來的歡樂。然而在神所選擇的地方,也就是在召會中,我們有主的名,主的同在,對基督豐富的享受,以及主裏的歡樂。

住在耶和華的殿中

在詩篇裏,我們看見舊約的聖徒如何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享受主。現在讓我們查考一些經節,來證明這種享受。在這些經節中,我們看見神的百姓如何藉著在神面前享受美地的豐富,來敬拜神。古聖的確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,與神同享基督。我們所要查考的,都是詩篇中特出的經節,論到在神所選擇的地方,享受美地的豐富。

二十三篇六節最後這樣說,『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』基督徒都喜歡二十三篇,主要是因為它說耶和華是牧者。然而,耶和華牧養我們終極的目標,乃是耶和華的殿。根據這篇詩,主引領我們從一站到另一站,直到把我們領進主的殿。祂使我們躺臥在青草地上,祂領我們在可安歇的水邊,祂領我們走義路,祂帶我們經過死蔭的幽谷,然後祂帶領我們到戰場,至終祂使我們住在祂的殿中。乃是在主的殿中,我們的一生一世纔有恩惠慈愛隨著。我們不應該僅僅到耶和華的殿中看一看,我們應該住在那裏『日子長久』,(直譯,)也就是住到永遠。

在六節,有一個平行的結構:一面,一生一世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們;另一面,我們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『一生一世』和『直到永遠〔直譯,日子長久〕』是平行的,這指出我們只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就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們。如果我們要有分於主的恩惠慈愛,那麼我們就必須住在主的殿中。今天主的殿就是召會。在召會之外,我們無法充分享受主的恩惠和慈愛。但在召會中,我們能一生一世享受主的恩惠和慈愛。

一個願望

二十七篇四節說,『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華,我仍要尋求;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瞻仰祂的榮美,在祂的殿裏求問。』這裏我們看見詩人的一個願望,乃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。今天主的殿就是召會。如果我們也像詩人那樣,我們就會渴望一生一世住在召會中。在召會中我們看見主的榮美,就是祂的同在。此外,我們也在祂殿裏求問。我們不是照自己的意思禱告,而是求問祂的旨意,尋求祂的心願。如果我們要看見主的榮美,在祂的殿裏求問,我們就需要住在主的殿,就是召會中。

享受基督的豐富

三十六篇八節說,『他們必因你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,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。』按豫表,主殿裏的肥甘是指著美地豐富的出產。一切在殿裏獻給神的豐富,都變成主殿中的肥甘。這個豫表的應驗是在基督身上,祂是主殿裏肥甘的實際。舊約時代神的子民,只能在神選擇為祂居所的地方,享受這肥甘。為這緣故,詩人宣告,神的子民要因神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。

這節聖經還說,『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。』當我們享受神殿裏肥甘的時候,我們也喝主樂河的水。對於來到神選擇之地的人來說,這種快樂是一道樂河。這種快樂是來自對殿裏肥甘的享受。因此,在神的殿中,當我們喝神樂河的水時,我們就滿了喜樂。

九節接著說,『因為在你那裏,有生命的源頭;在你的光中,我們必得見光。』在這些經節中,有肥甘、喜樂、生命與光。我們不僅享受河,也享受源頭。在神的殿—召會—中,這豐富的享受是我們的。在召會中,我們因基督的豐富而滿足,並且滿了歡喜與快樂。甚至有一道樂河供我們飲用。不僅如此,我們還有生命的源頭。這生命又成為光,叫我們在這光中得以見光。

我們對基督各面豐富的經歷,變成我們對神真正的敬拜。這種敬拜乃是召會生活的基本元素。召會生活包含那來自享受基督的敬拜。這種享受使我們充滿了歡喜與快樂;這快樂甚至變成一道河,供我們飲用。至終我們來到生命的源頭,並且在主的光中得以見光。這裏沒有黑暗、死亡、軟弱或虛空;反之,我們因著飲於主的喜樂,享受生命與光,就感到滿足和快樂。藉著這種享受而產生的敬拜,是神今天所要的敬拜。這種享受和這種敬拜,就構成正當、正常的召會生活。雖然基督教還不懂得這種敬拜,主卻在今天的召會生活中恢復這種敬拜。

與眾人同往神的殿

四十二篇四節詩人說,『我從前與眾人同往,用歡呼讚美的聲音,領他們到神的殿裏,大家守節;我追想這些事,就倒出裏面的魂,極其悲傷。』這裏詩人回想與眾人同往神殿的享受。他記得他們發出歡呼讚美的聲音,往神的殿去,大家一同守節。詩人說這話是在被擄的時候,那時他已經失去在主殿裏的享受。一追想這享受,他就倒出裏面的魂,極其悲傷。

這節聖經是一扇窗戶,我們藉此能看見,聖徒如何在神的殿中享受美地的出產。他們帶著歡呼和讚美往神的殿去,喜樂的進到神面前。他們在主面前享受美地上好的出產。原則上,這就是我們今天在召會生活中的經歷。我們和眾人一同來過節,享受基督。每次我們來到召會聚會中,享受基督筵席的豐富,我們就是在過節。在主的殿這裏,我們的確是與神同享基督。

亮光與真實

四十三篇三節說,『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,好引導我,帶我到你的聖山,到你的帳幕。』亮光與真實(實際)不是兩件分開的東西,而是一件東西的兩面。我們在別處已經指出,在約翰福音有恩典和實際,但在約翰一書有愛和光。真實就是亮光的照耀。當亮光照在我們身上,我們就接受真實、實際。然而,當我們在交通中到神面前,我們就在亮光中。因此,在我們這一邊是真實,而在神那一邊是亮光。根據三節,我們需要亮光,也需要真實。

這節聖經指明,亮光與真實帶領我們到主的聖山,到祂的帳幕,就是神的殿。一天過一天,我們受到從神的殿那裏發出之亮光與真實的引導。在提前三章十五至十六節,我們看見召會,活神的家,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。這指明在召會—神的家—中,可以看到真實。當我們有真實的時候,我們也有亮光。因此,亮光與真實都在召會中。

這節聖經清楚指出,亮光和真實有其特別與明確的功用,就是帶領我們到聖山,到神的帳幕,也就是帶領我們到神所選擇的地方,到神的居所。今天許多基督徒在尋求亮光與真實,卻少有人是為著要被帶到神所選擇的地方而尋求。然而,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被帶到聖山、神的居所去,那麼亮光與真實就必要臨到我們。許多人能作見證,在我們進入召會生活之前,所以能得著亮光與真實,乃是因我們已經開始考慮到召會問題。因為我們有了要來到召會的念頭,亮光與真實就進到我們裏面來了。但是當我們在召會的事上遲疑不前的時候,亮光與真實似乎一時間不見了。然而,當我們看見必須走召會的路時,亮光又開始照耀,真實也顯得比從前更充足。然後,等到我們進入了召會生活,我們就在光天化日之中,並且接受更多的真實。這證明亮光與真實已經引導我們到神的聖山,並且把我們帶到神的居所—召會。

將我們的祭物獻給神

六十六篇十三節說,『我要憑燔祭進入你的殿;我要向你還我的願。』十五節詩人繼續說,『我要把肥畜作燔祭,連同公羊的香氣獻給你;我要把公牛連同山羊獻上。』詩人知道他只能在神的家,就是聖殿中,獻上燔祭和各樣的祭物。他曉得只有到神所選擇的地方,纔能把祭物獻給神。根據這個豫表,我們今天如果想要把祭物獻給神,我們必須到神所選擇的地方—召會。以色列人為著把祭物獻給神,就需要到聖殿去;在別的任何地方獻祭,神都不悅納。如果一個住在但的以色列人表示有心願要在但把一些東西獻給神,主必會說,『我不能接受在這裏獻給我的供物,我只在錫安山接受供物。』神並不狹窄,但是祂已選擇以聖殿為祂注意的焦點。祂已經揀選了錫安山,作為獨一的敬拜之處。祂的百姓只能在那裏把他們的祭物獻給祂。

這個原則可以應用於今天的召會生活。我們許多人能作見證,當我們要在召會之外,把一些東西獻給神時,那個奉獻並不太有快樂的感覺。我不敢說,基督徒在召會之外,不能把甚麼獻給神;但我能見證說,離開召會生活的奉獻,是沒有甚麼快樂的。按著這個豫表,我們的祭物應該獻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。

來到神所選擇的地方而被征服

我們可能認為這種要求不合常理,但神的意念,無論如何總是高過我們的意念。我們被限制在神所選擇的地方,就不至於妄用神的恩典,同時我們的愛好、脾氣、個性也可以被征服。我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天然個性、脾氣和特性,但是無論我們有甚麼乖僻之處,我們都必須被征服。如果我們還留在天然的生命、天然的個性連同其特性裏,我們就不可能有神所要的那種敬拜。我們都必須因著來到獨一的地點、獨一的立場,而被征服。這意思就是說,我們都必須被召會征服。如果我們不願意被征服,我們就要跟長老們起衝突,也會與別的弟兄姊妹,甚至與我們的丈夫或妻子起衝突。甚至為著屬靈的事,神的事,我們也會與人意見不合。我們覺得某事要這樣作,但別人卻要那樣作。我們真必須藉著走召會的路而被征服!

在歌羅西書生命讀經中我們指出,我們需要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們心裏作仲裁。但是離開了召會生活,我們就很難經歷基督平安的仲裁。不錯,基督的平安的確在我們心裏作仲裁,但必須在召會生活的範圍中,纔有這仲裁。實際說來,召會是仲裁者。召會的路,就是被征服的路。因為我們被召會的立場征服,我們纔被保守在一裏。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,保守我們不妄用神的恩典,並且征服了我們。此外,這條獨一的路,使我們真實的享受到基督。當我們對基督有真正享受的時候,我們就是一。我們在對基督的享受裏是一,也就是在喫美地豐富的出產裏是一。但是我們已經指出,我們只能在神所選擇的地點,獻上美地的出產作我們的祭物。就像詩人所說,我們必須把我們的祭物,帶到神的殿那裏。

把香氣獻給神

十五節說,『我要把肥畜作燔祭,連同公羊的香氣獻給你;我要把公牛連同山羊獻上。 』在這節中,我頂喜歡『公羊的香氣』一辭。這意思是說,我們的祭物變成香氣獻給神,在我們的祭物中有香氣。當我們把燔祭帶到召會,在召會裏把燔祭獻給主時,就有香氣來配我們的燔祭。這香氣是馨香、討主喜悅的

你可以在召會之外把祭物獻給主,但這些祭物沒有香氣。但我們若在召會中獻上祭物,就會感覺我們所獻的配上了『公羊的香氣』。哦,在召會中獻給神的祭物,有何等的香氣!雖然這香氣是特別為著神的,但我們也能聞到。在召會生活之外,我們無法經歷這種香氣。只有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纔能合式的把祭物獻給神,是馨香而叫神滿足的。

神居所的可愛

八十四篇是絕頂豐富的一篇。一至二節說,『萬軍之耶和華阿,你的居所何等可愛!我的魂羨慕,甚至渴想耶和華的院宇;我的心腸,我的肉體,向活神呼籲。』一節所說的居所,原文是複數的,不只一個,乃是許多。無疑的,這些居所是表徵眾地方召會。眾地方召會對我們是何等可愛,是我們極其惦念的。根據二節,詩人甚至羨慕耶和華的院宇。在他的心目中,不僅神居所的裏面可愛,連院宇也可愛。神居所的可愛,是因為活神在那裏。神在地方召會中的同在,使召會成為可愛可寶的。

三節說,『萬軍之耶和華,我的王我的神阿,在你的兩座壇那裏,連麻雀也找著房屋;燕子也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。』無疑的,我們是麻雀與燕子,是脆弱微小的動物。但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,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。詩人對於神居所的感覺是何等甜美!那是小麻雀住的地方,也是燕子可以築窩菢雛的地方。在神的居所裏面,我們這些麻雀與燕子,在主的壇那裏找到了家。在主的壇那裏我們找到了窩,就是滋養顧惜的地方,也是安息的地方。

古時,在帳幕和聖殿裏,都有兩座壇:一座在外院子,一座在聖所。在外院子的是銅壇,是為對付消極事物而獻祭的地方,藉以潔淨主的百姓,並拯救他們脫離一切的難處。在聖所裏的是金壇,是香壇,這香表徵復活的基督使我們蒙神悅納。因此,這兩座壇,表徵釘十字架的基督與復活的基督。就在這裏,我們在神的殿中找到了我們的家和我們的安息。

在地方召會中所有微小的人—『麻雀』和『燕子』,必須領悟並領略,基督的釘死與復活,以及祂為我們所完成、所達到的一切,到底有何意義。他們需要領略基督如何在祭壇上是釘十字架者,並且在香壇上是復活者。有了這樣的領略,他們就會享受釘十字架並復活之基督的美善。在兩座壇這裏,我們找到真正安息之處,就是叫我們得著滋養和顧惜的窩,在此我們會有安息。在神的居所,眾地方召會中,這樣的享受是何等美妙!

在四節詩人進一步說,『住在你殿中的,便為有福;他們仍要讚美你〔或,他們要終日讚美你〕。』我們不應該只到神的殿訪問一下,我們要終日住在那裏。根據這節的話,住在主殿中便為有福。他們甚至終日讚美主。我們每逢聚在一起,就應該多花時間來讚美。在聚會中,讚美的時間應該比教導的時間更多。願我們都學習讚美主。

六節說,『他們經過流淚谷,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;並有秋雨之福,蓋滿了這谷。』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會經過流淚谷,但我們能使這谷變為水井,甚至成為泉源之地。此外,代替眼淚的是蓋滿了全谷的秋雨。這種經歷,只有在神的家中纔可以得到。

不僅如此,我們在召會生活中,還行走力上加力,朝見神。(7。)在召會中我們體會到:『在你的院宇住一日,勝似在別處住千日。』那些享受召會生活的能說,『我寧願站在我神殿的門檻,也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裏。』(10。)

十一節指明,召會生活是滿了祝福的地方:『因為耶和華神是日頭,是盾牌;耶和華賜下恩典和榮耀;祂未嘗留下一樣好處,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。』在神的殿這裏,我們享受神是日頭,是盾牌。日頭是為著供應,盾牌是為著保護。在召會生活這裏,主是我們的供應和保護。此外,在這裏我們享受祂的恩典和榮耀。恩典是裏面的享受,榮耀是外面的表現。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有裏面恩典的享受,和外面榮耀的表現。哦,召會生活是何等的有福!

八十四篇是這樣結束的:『萬軍之耶和華阿,信靠你的人,便為有福。』(12。)我們也許可以在地方召會之外信靠神,但那是相當困難的。然而,我們能作見證,在召會裏信靠神是很容易的。神的殿是我們操練信靠主最適當的地方。

高舉、調和、栽植與發旺

在九十二篇,我們還看見在神的殿裏更多的享受。十節說,『你卻高舉了我的角,如野牛的角;我是被新油膏了的。』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能像野牛那樣強壯。我們還有兩隻高舉的角,這只在神的殿中纔有可能。同時,在神的殿中,我們是被膏了的,甚至是用新油調和了的。(希伯來文原意。)外面我們有兩隻高舉的角,裏面我們是與新油調和;每一個在召會生活中的人,都有角像野牛,並且調和著新油。

許多進到召會生活中的人,都經歷到他們的角是高舉的。我們進到召會以前,是低下的,是常常被擊敗的。一旦我們來到神的居所,就感覺我們的角高過我們的仇敵,並且感覺我們是被新油調和的。在神的家中,我們天天有被新油調和的感覺。我們天天感覺到新鮮的東西—這就是調在我們裏面的油。我們新鮮,是因為我們被新油調和了。

十三節說,『他們栽植於耶和華的殿中,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裏。』我們不應該只住在神的殿中,我們也應該被栽植在那裏。你曾被栽植在召會生活中麼?那些離開召會的,都是未曾被栽植在召會裏的。一旦你被栽植在主的殿中,你就不能離開了。

如果我們栽植在主的殿中,我們就要在神的院中發旺。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發表。我們在殿中,也在院子裏;我們的根是扎在殿中,但枝子卻是伸展到院中。發旺主要不在於根,而在於枝子。

十四節繼續說,『他們年老的時候,仍要結果子;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。』雖然我是一個老年人,今天卻比以前結果子更多。就像這節所說,我年老的時候,仍要結果子,並且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。我們可以發旺到這種地步,雖然年老仍結果子。這只有在召會,在神的家中纔有可能。如果我們被栽植在神的居所中,我們就會在神的院裏發旺,到年老仍結果子,並且滿了汁漿而常發青。在這裏住得越久,我們越年輕。這是住在主殿中的結果。

九十二篇這幾節經文指明,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,不僅是獻祭敬拜的正確地方,也是生命長大的合式地方。正確的基督徒生活是栽植在召會中,並在召會生活的院宇中發旺。在召會生活中,我們有生命真正的長大。我們在成長中,就滿了汁漿而發青。結果,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有聖別、屬靈與得勝。

甚麼人的聖別、屬靈與得勝,能超越那些栽植在神殿中的人呢?在這些方面,沒有人能超越他們。那些住在主殿中的人,不需要去追求聖別、屬靈或得勝,這些屬性自然都是他們的,因為他們栽植在召會生活中,並在召會生活中發旺。因為滿了汁漿而常發青,他們就自動的成為聖別、屬靈與得勝了。這指明基督徒生活正確的路是過正常的召會生活。離開正當的召會生活,我們就無法成為聖別、屬靈或得勝。這些屬性只有在召會生活中纔能找到。當我們被栽植於召會生活中,我們就發旺,滿有聖別、屬靈和得勝。結果,我們就不僅是在客觀上敬拜神,而是有一種主觀、分賜性的敬拜,這種敬拜是在神的同在中,從享受基督而來的。

在一裏同居

最後,我們來看一百三十三篇。一節說,『看哪,弟兄和睦同居,是何等的善,何等的美!』這節說到在一裏同居的善和美。根據二節,這種在一裏的同居,『好比那上好的油,澆在亞倫的頭上,流到鬍鬚,又流到他的衣襟。』請注意,這節所說的油,乃是指膏油。膏流得比油慢。在召會生活中,膏不是很快的流,而是慢慢的、漸漸的、柔和的流淌。這種貴重的膏,從亞倫的頭流淌到衣襟,指明是從頭流到整個身體。

三節上半說,在一裏的同居,就像黑門的甘露,降在錫安眾山(『山』字原文是複數)。黑門是一座高山,表徵諸天;甘露就是從那裏降下。眾山是眾地方召會,甘露是基督的恩典。降到地方召會的甘露是極其令人復甦的。我們能見證說,基督令人復甦的元素,在地方召會中降到我們身上。讚美主,把屬天的甘露降在地方召會,供我們享受!

膏油與甘露帶進生命。三節下半說,『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,就是永遠的生命。』請注意,這節不是說『耶和華所賜的福』,乃是說『耶和華所命定的福』。在召會生活,就是神的家中,我們享受神所命定生命的福。

即使在舊約的時代,當神的百姓來到物質的殿,他們也是在神的家中享受美妙的生活。他們環繞著殿而聚集,獻上美地豐富出產的拔尖部分。然後他們在神面前,與神一同享受這些祭物。這是他們的生命、他們的生活、和他們的敬拜。他們藉著享受美地的豐富來敬拜神。因為這是他們的生活,他們就被栽植在神的殿中,而且發旺。這是一幅豫表性的圖畫,說出在一的立場上所能發生的情形。

神的規定

一的立場,不僅僅是一地一會的問題;一的立場比一地一會更深入、更豐富、更高超、更完滿。我們都必須知道,在這個宇宙中,神只選擇了一個地方,那一個地方就是召會。神規定我們要到祂所選擇的這個地方去。用屬靈的話來說,我們必須毀除召會之外的每一個地方,以及基督之外的每一個名字。這意思是說,我們必須毀除我們的文化與宗教背景。你是出生在這個國家的某地區,你需要毀除那個地方所給你的影響。可能你曾在某個公會裏有了某種的宗教背景,現在你必須把你裏面那個公會的地方毀除。我們必須毀除的,包括我們的個性、脾氣與習慣。我們必須毀除一切足以損害一個新人的一的事物。

根據歌羅西三章十一節,在這個新人裏『並沒有希利尼人和猶太人、受割禮的和未受割禮的、化外人、西古提人、為奴的、自主的,惟有基督是一切,又在一切之內』。召會同著基督,是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。為著實現十一節的話,別的地方都必須一一徹底的毀除。每一樣東西,只要不是召會同著基督,都必須毀掉。這樣,我們就可以單純的在召會生活裏享受基督作美地的豐富。當我們與神一同享受基督的時候,我們就被栽植在主的殿中;我們要長大而發旺。這是過基督徒生活與召會生活正確的路。這是一的立場。

在這個立場上,不可能有分裂,因為分裂的基礎已經被毀除。我們的脾氣、個性、天然的特性、愛好都被除去了。我們的宗教、文化、和特別的作法也都被毀掉了。既毀除了異教的那些地方,我們就單純的來到神所選擇的地方。

召會生活之所以會削弱,就是因為缺少要毀除那些異教地方的心願。申命記十二章對我們今天有很大的屬靈意義。在我們的人生與文化之中,有許多地方仍然存在,沒有加以毀除。我們必須把它們全部毀除,而後到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—召會—去。在召會中,除了基督,別無他物。基督必須是一切,又在一切之內。這話說起來很容易,但確定的實行出來卻不容易。然而,我們不能有藉口,我們必須照這原則來實行。

每一個要加以毀除的地方都有柱像、木像與神像。這意思就是說,甚至在我們的性格或個性裏,都可能有柱像、木像與神像。因此,我們必須毀除一切柱像、木像、神像的地方。不要保留任何地方,只管毀除它們,而去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。我們一再指出,這地方就是召會。我們既來到召會中,除了基督的人位與十字架獨一的路之外,沒有別的;如此,我們就可以在召會中享受基督作美地豐富出產的拔尖部分。我們在神面前享受祂,這種享受就成了我們的敬拜,我們的召會生活,甚至我們基督徒日常的生活。然後,我們就要在一的立場上,長大而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