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人詩歌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

不幸的童年

弗林特安妮(Annie Johnson Flint, 1866~1932) 於一八六六年十二月底,出生在美國東部新澤西州的鄉間。她的父親有英國血統,母親是蘇格蘭人。

安妮一生的道路相當坎坷。三歲那年,母親生下妹妹後便因產難過世,她的父親只好將她和妹妹,託給內戰中陣亡同袍的遺孀來照顧。但是因為那個家庭原來就有兩個孩子,安妮和妹妹自然成了加給這個家庭的額外重擔,因此姊妹二人並未受到很好的待遇。她們在這個新家中並不受歡迎,她們的存在似乎顯得多餘。一位好心的鄰居阿姨,因著關心和熱心,將她們姊妹二人引薦給她的朋友弗林特家庭,也說服了安妮病重的親生父親,願意將孩子交給弗林特家領養。

健康的成長

弗林特夫婦是十分敬虔的基督徒,他們將安妮和妹妹視同親生骨肉來撫養,用神的愛來養育她們。他們對安妮的教育、訓練是全面的。安妮在八歲時,隨著養父母搬到鎮上,但童年淳樸的鄉村生活卻孕育了她喜愛自然,及觀察神偉大創造的敏銳能力。安妮非常有天分,九歲就能寫詩,才華洋溢的她還能作曲、彈琴。她對大自然的喜愛,常不經意的從她所寫的詩詞中流露出來。

弗林特夫婦教導子女自力更生、獨立並務實。他們提供了安妮和妹妹良好的成長環境,衣食無虞卻教導她們絕不浪費。安妮能親手縫製自己和養母所有的衣物;也能在需要的時候,管理一切的家務。神主宰的安排,使安妮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長,有敬虔的養父母,也受到高尚的教養。

紛至沓來的逆境

好景不常,安妮讀完了高中和一年師範學校之後,她的養母弗林特夫人健康逐漸惡化,有輕微的中風,安妮便開始工作負擔家務。她與學校簽了三年的合約開始教書,但一年多後因為關節炎病發,看了幾位醫生都不見好轉,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,最後完全不能行動,只好放棄工作。她的養父母也在幾個月內相繼去世,惟一的妹妹也很脆弱,無法擔負照顧她的重任。安妮便被送進紐約的一所療養院。

當醫生最後宣告安妮的病無藥可醫時,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以色列人被法老軍兵追趕,來到了紅海邊,前無去處,後無退路。她曾寫了一首詩『紅海之地』(The Red Sea Place) ,描繪當時的心境。

用從神所得的安慰來安慰人

在療養院裏,安妮的病情更為加重。她忍受身體的病痛,用腫大的關節把筆夾在變形的手指間開始寫作,在長期的病痛中作為慰藉。之後她開始製作一些手工卡片及禮物書,並寫上自己創作的詩詞。因為廣受歡迎,使她能稍稍應付自己醫療的開銷。為了書寫,到後來她甚至製作一個簡單的工具套在頭上,用頭來學習寫字。她的詩作也開始刊登在基督徒的雜誌和刊物上。一九一九年,一本基督徒雜誌專欄刊出她的作品,之後更開始出版她的詩集小冊。來自各地的慰問和交通信函如雪片般飛來,安妮盡力忍受著身體的疼痛和限制,處理大部分的信件。當她工作的時候,是用盡她的全人把工作放到她的禱告裏面,因著她送出的福音單張和書信而蒙恩的人,也難以數計。

從安妮自己的生活記錄中可以知道,安妮雖受身心痛苦,但沒有落入自憐,也沒有藉病痛博取他人的同情。她身體雖有殘缺,但她不落入絕望的深淵,也不是只躺在病床上無奈的哀歎。她相信神把她擺在一邊有祂確定的目的,並且深信在她身上有神要作的工作,所以她盡力將詩歌寫到最好,獻上給神。在無窮盡的身心煎熬中,她總是用自己從神所得的安慰來安慰人,這使她的作品能深深觸動人心。

神的恩典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

後來她的病情更加惡化,連雙腿也不能動,所以她有近三十七年的歲月是躺在病床上度過的。弟兄姊妹受感動去看望安妮,盼望能給她一點幫助和安慰,但等到他們探視完的時候,每個人都深深被安妮所感動。他們作見證說,『我們不是去幫助一個在極大痛苦中的人,而是從她得著了幫助而回。』

安妮的基督徒朋友曾力勸她憑信心求神醫治。經過專心的讀經、禱告尋求後,她的結論是:『神絕對可以醫治我,但祂對每一個人有不同的旨意,而神要以我的軟弱來榮耀祂,我確信神的恩典是彀我用的。』因此她學習安靜的順服神在她身上的美意, 經歷保羅所經歷的:『祂對我說,我的恩典彀你用的,因為我的能力,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。所以我極其喜歡誇我的軟弱,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。』(林後十二9。)

隨著時間的推移,她在身體上所承受的痛苦益發加劇,病情越來越糟,甚至還產生了新的併發症。但對神的良善和憐憫,她的信心從來沒有動搖過。有一次,一位心情下沉的姊妹來到療養院看她,並抱怨自己的遭遇。安妮當場沒有回答她,後來安妮把她的回答寫成了這首著名的詩歌:

一 神未曾應許:天色常藍,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;

神未曾應許:常晴無雨,常樂無痛苦,常安無虞。

二 神未曾應許:我們不遇苦難和試探、懊惱、憂慮;

神未曾應許:我們不負許多的重擔、許多事務。

三 神未曾應許:前途儘是平坦的大路,任意驅馳;

沒有深水拒,汪洋一片,沒有大山阻,高薄雲天。

(副)神卻曾應許:生活有力,行路有光亮,作工得息,

試煉得恩勗,危難有賴,無限的體諒,不死的愛。

(詩歌五二六首)

藉禱告支取主無限的恩典

苦難不僅沒有將安妮擊倒,反而叫她越發經歷主所賜無限的恩典,正如以下這首出自安妮的詩歌所表達的,人的絕境往往是神供應的開始。

一 重擔加多,祂所賜恩典益增添;

勞苦加重,祂力量益顯完全。

患難越烈,祂所施憐憫越豐盈;

試煉越頻,祂平安越發繁增。

二 當我們的忍耐耗盡無以為繼,

旅程尚未過半,已力竭精疲,

當我們已臨及山窮水盡之時,

我們父神全般供應纔開始。

三 祂愛高深無限,祂恩闊長無邊,

祂力剛強不倦,超人所能言;

出自耶穌基督的豐富和無限,

祂賜給,又賜給,祂賜給無間。

(譯自英詩七二三首,見本期新詩第29頁)

安妮之所以能在一切處境中支取主無限的恩典,乃因她是一個在不住的禱告中與主聯結的人,如她所寫這首關於禱告的詩歌所陳明的:

一 主是禱告的阿拉法,祂靈教自我靈;

我們不知如何禱告,除非祂在帶領。

二 主是禱告的俄梅嘎,神的最大『阿們』,

在我禱告停息之時,發出同感聲音。

三 但在首尾兩端之間,祂讓我們接聯,

用那不清似吃話語,譯出祂所欲言。

四 哦主,你這首先、末後,使我所有禱告

與你心願完全結合,說出你之所要。

五 我們不能道出之祈,全有你作其始;

我們簡短不清之禱,其終願你也是!

(詩歌五五一首)

安妮離世前幾週,身體突然十分虛弱不適。她離世當天,已經感覺自己撐不過那天。醫生探視後覺得並不樂觀,於是問她還有沒有要說的,或是要交代的事。安妮最後平靜的說,『我沒有甚麼要說的,都很好。』幾分鐘後,她便離世與主同在。所有過往的悲傷、身體長久承受的巨大痛苦、在環境中的苦難,也都停息了。

回顧安妮的一生,許多人難以明白:為甚麼在這位愛神的人身上,有那麼多受苦的事?或許羅馬八章二十八節是最好的答案:『我們曉得萬有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。』萬有包括萬人、萬事與萬物。愛我們的父神總是答應那靈為我們的代求,安排我們的環境,使萬有都互相效力,叫我們這些神的兒女得益處。而這一節的『益處』,照上下文看,並非指物質的人事物,乃指更多得著基督作到我們裏面,使我們有新陳代謝的變化,至終模成祂這神兒子的形像,(29,)也就是將我們帶進完滿的兒子名分裏。

毫無疑問的,神藉著經年累月的苦難,在安妮身上製作的極為深刻,至終使她成為一個能供應生命的人。她的身體雖然有殘缺,卻沒有攔阻神的生命在她身上的流通。我們實在感謝神,祂藉著安妮姊妹的見證、藉著她的詩作,將豐富的生命流露在人中間,將浩大的救恩見證無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