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六章 國度的實現(一)

讀經:
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一節,六節,十至十二節,十四至三十節。

在馬太福音裏,主耶穌在三種不同的情景下說到國度:在馬太五、六、七章山上寶訓中,祂說到國度的實際;在馬太十三章海邊的談話中,祂說到國度的外表;然後在橄欖山上,主耶穌說到國度的實現。國度的實現與主第二次來臨有關。就一面說,祂第二次的來臨帶進國度的實現。我們也可以說,當國度在我們裏面成熟時,這成熟要帶進主第二次的來臨。國度的實現,就是基督在祂回來時,在我們裏面的成熟。

十個童女

馬太二十五章啟示國度的實現,包含三件重要的事:十個童女的比喻、銀子的比喻、以及綿羊與山羊的比喻。這三個比喻都與主第二次的來臨有關,也都與國度的實現有關。在本章,我們只說到頭兩個比喻。十個童女的比喻與國度的實現有關,因為這個比喻說到國度好比十個童女。主在半夜時回來,十個童女就都起來,出去迎接祂。那時,五個精明的童女得著賞賜,得以進入婚筵;其他五個愚拙的,被關在婚筵的門外。換句話說,五個得著賞賜,五個失去賞賜。當主耶穌回來,國度實現時,所有的真基督徒都要受審判。那時我們從得救以來的所作所為,要受主耶穌審判。(林前三12~15。)這審判不是要斷定我們得救或失喪,乃要斷定我們得著賞賜或失去賞賜;這要斷定我們是進入婚筵或被關在婚筵門外。在十個童女的比喻裏,這事是非常清楚的。因著已過許多世紀缺少啟示,許多基督徒以為五個愚拙的童女沒有得救。但按照神純淨的話,五個愚拙的童女是真的童女。她們也許愚拙,但她們不是假的。一個人是愚拙的,並不表示他是假的。一個人也許愚拙,但仍然是真的。五個愚拙的童女是真基督徒,但她們在主於國度實現回來時,將失去一些東西。有些真基督徒將失去婚筵。

銀子

現在我們來看銀子的比喻。我們這些真基督徒,在我們與主的關係上有兩面。頭一面是生命的關係,第二面是我們與主在工作或功用上的關係。我們與主有生命和工作兩面的關係。一面我們是童女,等候主回來;這是生命的一面。另一面我們也是主的奴僕,以祂所交給我們的銀子來事奉祂;這是工作的一面。對童女來說,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;對奴僕來說,盡功用與事奉是重要的一部分。我們必須顧到這兩面。在生命上我們必須像童女—精明的使我們的器皿充滿三一神;至於在工作與服事上,我們必須是忠信的奴僕,操練並運用我們從主所得的銀子。

我們作童女,需要有油在我們的器皿裏;我們作奴僕,需要使用我們的銀子。油表徵那靈,充滿我們的靈,至終充滿我們內裏的所是;銀子表徵那靈的恩賜與功用。所有的真基督徒都有主所賜的一些恩賜和功用,這些功用是出於那靈的。如果我們要成為那些愛主,等候祂回來的人,就需要那靈在裏面的充滿,使我們的生命成熟。再者,我們需要使用那靈所賜的恩賜或銀子,好事奉主。

在銀子的比喻裏,基督徒有三類。第一類領了五他連得銀子,第二類領了二他連得,第三類領了一他連得。按照這比喻看,問題不在頭一類和第二類,惟獨在第三類。那些領五他連得的,或那些領二他連得的都沒有問題,但那些只領一他連得的人有問題。那些領五他連得的人代表較剛強,有較多恩賜和較多功用的信徒。那些領五他連得的人和領二他連得的人,似乎相當容易盡功用並事奉主;但那些領較少他連得的肢體似乎比較難事奉。為甚麼?因為他們以為自己領的這麼少。他們以為自己的功用、事奉、和工作沒甚麼意義。因著他們沒有較大的一分,他們就傾向讓更有恩賜的人代替他們盡功用。危險乃在於那些領一他連得的肢體放棄他們的功用。但在這裏是無可推諉的;每個人都必須事奉。在那些領一他連得的肢體的想法裏,主是忍心的主人。祂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。

有一天主要回來,當祂回來時,祂要和祂的奴僕算賬。祂所有的奴僕都必須與祂算清他們的賬。在主回來時,那些領五他連得或領二他連得的信徒沒有問題;但那些領一他連得的人會有問題。他們將會找藉口說,主是忍心的。主不否認祂是忍心的。就一面說,主真是忍心的。祂的確在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。所以就一面說,主是忍心的,這樣說是正確的。你若曾事奉主,就必定經歷到,主是忍心的。譬如,關於召會聚會,不要以為你能盡功用,是因為主給了你一些東西。許多時候不像這樣。反之,當你進到會中,你的感覺也許是你沒有東西,但主仍然要求你盡功用。你也許找藉口說,主沒有給你甚麼。這意思是,主沒有對你簸散甚麼,或撒任何東西進到你裏面,但現在祂要求一些收成,一些收割。許多時候,這是神經綸裏的原則,這是主的路。這是因為一面我們都必須學習慇勤,另一面我們都必須是一班憑信心事奉的人。

有時我們懶惰、輕率、怠惰的來聚會。我們找藉口說,我們很疲倦,我們來時沒有意思要盡功用。我們只來休息,享受一些見證,聽別人講,也許還批評一點;這成了我們的享受。甚至我們的批評也成了一種享受。這就是輕率、怠惰和懶惰。相反的,我們應當口中帶著『讚美主!』來聚會。不管我們是否疲倦,不管我們的光景如何,我們都需要盡功用。我們也許疲倦,但祂是無限的。我們是無有,但祂是一切。我們疲倦,但祂絕不疲倦。我們沒有甚麼可說,但我們還必須說一點。我們沒有甚麼可以供應,但我們必須憑信盡功用。如果你開口,話就會出來。挖掘你所埋藏的銀子,那條路就是開口。不要埋藏你的銀子;要挖出來。不要替自己找任何藉口。

許多弟兄姊妹學會不帶著這類的藉口來找我。我從未同情他們。當他們來告訴我,他們多軟弱,多需要幫助時,我不同情他們。他們越軟弱,我越不同情他們。他們軟弱,因為他們說自己軟弱。最終,你說你是甚麼,你就是甚麼。我們都必須宣告我們不軟弱。保羅在林後十二章十節說,他甚麼時候軟弱,甚麼時候就剛強了。因此,沒有藉口。如果你來對我說,你所在之地所有的弟兄姊妹都很剛強,都平安無事,我就喜歡來訪問你。但如果你說你們是何等軟弱,何等需要幫助,我就要告訴你,自己幫助自己罷。你必須起來處理你自己的境遇。

你有沒有注意到主在馬太二十五章二十八節裏所說的?『從他奪過這他連得來,給那有十他連得的。』主在二十九節繼續說,『因為凡有的,還要給他,他就充盈有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,也要從他奪去。』這意思是你越有,主就越要給你;你越沒有,主越要從你奪去;這乃是主的經綸。主只給豐富的,貧窮的人不能得到甚麼。主甚至從貧窮的人奪來,給那豐富的人。對那有十他連得的人,主又多給他一他連得。當你來聚會時,絕不要認為你一無所有。如果你認為你一無所有,主就要從你奪去你所有的給別人;這是主的經綸。不要以為這是我的觀念,這是啟示在馬太二十五章裏主的經綸。許多次當我來到聚會中供應話語時,我一無所有。但是當我走上講臺,張開我的口時,結果,一卷書來了,一節經節來了,一篇信息來了。

在一九六八年正月一個主日早上,我站起來鼓勵所有的聖徒盡功用、說些話。那時我告訴他們,他們至少能說四個辭。當我說這話時,我裏面還在想,這四個辭是甚麼?然後我說,『第一,』即便這時我仍不知道是甚麼辭,然後我說,『哦,』第二,『主,』第三,『阿們,』第四,『阿利路亞。』『哦,主!阿們!阿利路亞!』這四個辭就是這樣來的。聚會後我回到家,我考慮到也許我給聖徒這四個辭的次序錯了。也許我應當把『阿利路亞』擺在『阿們』之前。當然『阿們』應當擺在最後;但我卻告訴人,他們可以說,『哦,主!阿們!阿利路亞!』但我接著記起啟示錄十九章。那裏的次序是『阿們,阿利路亞!』不是『阿利路亞!阿們。』如果你研究這事,你會發現,用『哦,主!阿利路亞!阿們!』來作詩歌,是笨拙拗口的。任何人都很難用這些辭作詩歌。但說,『哦,主!阿們!阿利路亞!』卻很適合。這例子說明我們若憑信開我們的口,主就會給我們當說的話。

我們都必須看見,主是忍心的。祂沒有給你甚麼,卻向你要求一些東西。祂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要簸散的地方要收聚。每當你開口盡功用,立刻就開路讓主出來。祂在你裏面是豐富的,但你必須憑信盡功用。何等不幸,許多基督徒從來沒有看見,他們得救後,就需要作精明的童女,在生命裏長大,並且需要作正確的奴僕,以主所賜給他們的銀子來事奉祂。我們都必須是那五個精明的童女,也必須是那些使用銀子的人。否則,當主回來時,我們就有問題。在國度實現時,我們必須說明我們為何短缺。許多基督徒只在意一件事:得救上天堂。他們以為,只要他們得救了,有一天他們要上天堂,一切都沒有問題。我們必須強有力的說,『不!』我們仍會有問題。

從馬太十三章,我們看見主撒下種子,也看見我們都是麥子。但那只是撒種階段,收成的收割是在二十四章與二十五章。在十三章主撒下種子,在二十四章與二十五章祂來收割。你不能說,主沒有將一些東西撒在你裏面。你也不能說,主是忍心的,祂從來沒有簸散一些東西給你。那樣說是不公平的,因為祂至少簸散了一他連得銀子給你。你能說,你沒有從主接受任何東西麼?你至少從主接受了一小分。不管你從主所接受的恩賜或銀子是何等小,你必須使用牠。你越使用那小恩賜,牠就越要增加。如果你使用牠,牠就要繁增。你越使用你的銀子,主就越給你;但你越不使用主所給你的恩賜和銀子,你就越失去。主要從你奪去一些東西。這是嚴肅的情形。

讓我們也讀馬太二十五章三十節:『把這無用的奴僕,扔在外面黑暗裏,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。』你必須看見,這是主的話。按照主在這節的話,甚至一個得救的人也可能被扔在一種黑暗裏。不要問我那是何種黑暗,那必定不會是令人喜悅的。如果你在那黑暗裏,你以為你會喜樂、歡笑麼?有人說這懶惰的奴僕絕沒有得救,這是不合邏輯的!他若沒有得救,怎能作主的奴僕?不僅如此,如果他沒有得救,主怎能給他一他連得銀子或恩賜?無疑的,這懶惰的奴僕是一個得救的人。這三個都是奴僕,也都領了一些他連得。這很強的證明,他們都得救了。就得救來說,他們三個之間沒有不同。你能說一個人因著較少銀子,就沒有得救麼?你能說,領五他連得的奴僕是完全得救的,領二他連得的奴僕是半得救的,而領一他連得的奴僕是沒有得救的?如果他領得了一他連得,他必定是得救的。若說一個人可以因著懶惰而失喪,這指明救恩不是靠著恩典,乃是靠著行為。但按照神聖的原則,得救是靠著恩典。這個比喻與得救無關,乃是與得救之外的事有關;這是與我們得救後如何事奉主有關的。

十個童女都是得救的,三個奴僕也都是得救的。問題是,即使我們是得救的人,我們還必須作精明的童女,慇勤的被那靈充滿,並且我們必須作慇勤的奴僕,忠信的事奉主。

在二十一節,『主人對他說,好,良善又忠信的奴僕,你在不多的事上既是忠信的,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;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。』這節與救恩無關,乃與賞賜有關。有些人被邀請進去享受主人的快樂。那領五他連得的奴僕,受差派管理許多事,並且進去享受他主人的快樂。此外,那領二他連得的奴僕,也受差派管理許多事,並且進去享受他主人的快樂。進去享受他主人的快樂,不是指得救;這意思是指他在救恩之外,要得著一些東西作為賞賜。

關於那懶惰的奴僕,主在二十四至二十八節說,『隨後那領一他連得的,也進前來,說,主阿,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,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;我就害怕,去把你的一他連得埋藏在地裏;請看,你仍有你所有的。主人就回答他說,又惡又懶的奴僕,你既知道我沒有撒種的地方要收割,沒有簸散的地方要收聚,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,到我來的時候,可以連本帶利的收回。從他奪過這他連得來,給那有十他連得的。』這意思不是說,救恩從那懶惰的奴僕奪走了,乃是說,他因著欠缺慇勤而受苦。

如果我們是忠信的奴僕,使用主耶穌所給我們的銀子,當祂回來時,祂要賞賜我們。祂要分派我們作王管理許多事,祂也要邀請我們有分於祂的快樂。但如果我們得救之後懶惰,不忠信的使用祂所給我們的銀子,當祂回來時,就要與我們算賬。不要以為因著你得救了,就沒有問題了。如果你在事奉上不忠信,你就實在有問題。你會受懲罰,而不是得賞賜,這是完全有可能的。我們都必須留意主純淨的話。不要把這章完全『時代化』到將來去。

喀爾文派教義與阿米尼亞派教義

現在我們需要來看,兩種關於救恩的基本觀念或學派。一種是喀爾文派(Calvinit),另一種是阿米尼亞派(Arminian)。喀爾文派教導永遠的穩固,並且相信豫定。按照喀爾文派,我們在創世之前被豫定;然後我們出生,蒙召,得稱為義,並且按照神的揀選得救。一旦我們得救了,我們就永遠穩固。無疑的,按照神的話,這絕對是正確的。許多經節證明豫定和永遠穩固的事。主耶穌在約翰十章說,一旦我們得著永遠的生命,我們就絕不會失喪。一面喀爾文派的人在關於永遠穩固的事上是正確的,但另一面,因著他們沒有看見馬太二十五章三十節,他們就有所欠缺。他們沒有看見一個人得救後,仍可能有一些問題。他們錯誤的說,這節不適用於真信徒,乃適用於假信徒。

阿米尼亞派不相信信徒是永遠的穩固。按照他們的教訓,你也許早晨得救,晚上失喪。然後幾天後,你也許又得救;後來你也許又一次失喪。按照這觀念,人也許得救、失喪許多次。我們可以稱之為『電梯救恩』。當他們得救時,他們上升;當他們失喪時,就下降。在他們的經歷裏,他們上上下下許多次;他們得救失喪許多次。這種觀念不是正確的。他們找出關於主回來時賞罰的經節,應用在信徒失去他們救恩的事上。按照他們的觀念,一個人受懲罰的意思是說,他再次失喪了。我們必須清楚,馬太二十五章所題的三個奴僕都得救了,但最後一位受到一些懲罰,被扔在外面黑暗裏。忘掉傳統的教訓,回到純淨的話上罷。聖經說三個都是奴僕,並且聖經說第三個奴僕因著他的懶惰,受到一些懲罰。請在主面前讀,甚至禱讀這些經節。你是有五他連得銀子,或有二他連得,或有一他連得的奴僕?我們都必須忠信的使用主所給我們的銀子。請記得,有一天主要來,祂要與我們算賬。我們都必須交出我們的銀子,與祂算賬。我們必須忠信的使用主所給我們的。否則,在祂回來時,就是在國度實現時,我們會遭受一些懲罰。我們不會失去我們的救恩,但我們會受一些苦。我們必定會錯過與基督在千年國時一同作王掌權。但願主憐憫我們眾人!